《地驅樂歌(其二)·地驅樂歌(其二)(北朝樂府民歌)》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驅羊入谷,白羊在前。老女不嫁,蹋地喚天。
抒情之作,自貴含蓄,但有時強烈的情感難以遏止,噴泄而出,直截傾吐,激言烈響,同樣堪稱佳作。這類作品大都是即景生情或托物起興,而迅速將感情上升到白熱的程度。你看這首北朝樂府《地驅樂歌》,首二句說成群的羊兒涌向谷口,而每次那頭白色的頭羊總是第一個進谷;這是寫景。緊接著馬上接上一位老姑娘的癡呼悲號:“老女不嫁,蹋地喚天”。這位“老女”,或許就是位牧羊女子吧! 她目睹羊群入谷,先后有秩,從而聯想起自己年已老大卻不得出嫁的可悲身世。她或許想得很多很多,但憤激之情,蹉跎之恨,千言萬語,併作一句,奔迸而出,語意極簡單,但悲痛欲絕的心情已表達得淋漓盡致了。梁啟超氏曾盛贊此類作品“和那作者的生命分劈不開——至少也是當他作出這幾句話那一秒鐘的時候,語句和生命是迸合為一的。”又說“這種生命,是要親歷其境的人自己創造”。誠是。翻翻史書即可知道,北朝是個戰禍綿延的時代,人口銳減,丁壯更大都臨陣作戰,甚至戰死沙場,其時覓婿之難已不待言,封建家庭更將婦女作為可供驅使的勞動力,怎會允許她們隨意出嫁呢?“阿婆許嫁女,今年無消息”(《折楊柳枝歌》)“老女不嫁只生口”(生口,奴隸也)(《捉搦歌》),老姑娘不得嫁人,怎不叫她不跺腳呼天呢? 這沖口而出的悲切呼喚,不僅僅是一個姑娘的痛苦心聲,更反映了一個時代婦女所遭受的不幸及其慘痛心情。南朝樂府以纏綿蘊藉見長,北歌則以直率取勝。此歌不加掩飾,直訴悲情,激憤之情猶如奔湍急流,讀之,千秋之下還使人為這些“老女”拋灑一掬同情之淚。
詩首二句是起興,這也是民歌常用手法。古代北方是游牧民族活躍的地區,因而詩人筆下,歌者口中,出現的事物時或帶有濃厚的北方色彩,“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折楊柳歌》),“心中不能言,腹作車輪旋”(《黃淡思歌》),取狀譬物,無不如此。“驅羊入谷,白羊在前”,也是北方牧地常景,用以起興,更使作品增添了鮮明的地域特征。
上一篇:《吳偉業·圓圓曲》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甄后·塘上行》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