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贈柳》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李商隱
章臺從掩映,郢路更參差。見說風流極,來當婀娜時。
橋回行欲斷,堤遠競相隨。忍放花如雪,青樓撲酒旗。
這是一首詠柳詩,借柳詠人,詠歌伎風流婀娜之風姿。首聯“章臺”、“郢路”用典,據《史記》載,章臺本秦時臺,楚懷王入秦,朝章臺。后名章臺街,在長安。郢,《史記》注,“楚都于郢,今江陵縣北紀南城是”。不必拘泥于長安、江陵,而是泛指從京城長安到大江之濱的江陵,寫柳從北到南,在非常廣闊的地域,無處不在“掩映”、“參差”,綠蔭蔥蘢,生機勃勃,秀色千里。運用兩個地名從地理上形成縱深之感。頷聯用“見說”、“來當”從時間上展開跨度。寫柳歷來美名四揚,今來相見,正當其芳華之時。“風流”隱用典故,《南史·張緒傳》:張緒少有清望,談吐風流,每朝見,武帝目送之。劉悛之獻蜀柳數株,枝條長如絲縷,帝植于靈和殿前,常賞玩至夕,曰: “此楊柳風流可愛,似張緒當年時?!边@里用此典寫柳風流至極,久已傳聞,與下句眼前柳的婀娜多姿拉開時間距離,寫出柳的風流之久遠。以上二聯從廣闊的時空背景上,描繪出春柳的輕盈多姿、嫵媚可人的風姿。
頸聯微妙傳神,“行欲斷”、“競相隨”,不僅寫柳樹千枝萬縷、參差婀娜的風流情狀,而且傳出其纏綿多情、惜惜依人的神韻。紀昀評這首詩云:“五、六句空外傳神,極為得髓,結亦情致不窮?!?(《李義山詩集評》)末聯寫如此風流婀娜之柳,豈忍飛花似雪,撲青樓之酒旗乎? “忍”字頗念深意,這里透露出詩人的痛惜之情。這二聯意境優美,言外之意不盡,耐人尋味。
綜觀全詩,純用白描,全篇不著一“柳”字,卻句句寫柳,而既是寫柳又像寫人,字里行間仿佛晃動著一位美麗少女的倩影。詠柳即詠人,似此似彼,亦此亦彼,不即不離,正是這首詩藝術手法的巧妙所在。袁枚評這首詩說:“真寫柳之魂魄”,“是嘔心鏤骨而成” (《隨園詩話》卷一)。此評價當不為過。
上一篇:韓翃《贈李翼》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李白《贈汪倫》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