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湖南省·祝融峰》古詩詞賞析大全
祝融峰是南岳衡山的最高峰,古稱“自下而上,九千七百三十丈”,實際測得為海拔1290米,由于群峰疊襯,煙云烘托,使人有高不可測的感覺。祝融峰之高,藏經殿之秀,方廣寺之深,水簾洞之奇,號稱“南岳四絕”,祝融峰冠其首。相傳上古祝融氏葬此,故名。祝融,是火神的名字,傳說他能“以火施化”,黃帝便命其做“火正”,主管南方事務。峰上有祝融殿,又名老圣殿,石墻鐵瓦,明萬歷年始建,光緒七年重修。山頂上有“天半祝融”、“一日千里”、“山聳天止”、“乾坤勝覽”等石刻。
猿鳥不共到,我來身欲浮。
四方空碧落,絕頂正清秋。
宇宙知何極,華夷見細流。
壇西獨立久,白日轉神州。
[詩名] 登祝融峰
[作者] 齊已,晚唐和尚,本姓胡,名得山,長沙人。
[注釋] ●碧落:碧空。●正清秋:夏日登山,到山頂如入深秋。《方輿勝覽》:“(上封)寺在祝融近頂,早秋已涼,夏亦夾衣。”●華夷:中原和蠻夷之地,后者指兩廣南方邊遠之地。
祝融絕頂萬余層,策杖攀蘿步步登。
行到月宮霞外寺,白云相伴兩三僧。
[詩名] 登祝融寺蘭
[作者] 盧肇,字子發,唐代袁州人,武宗會昌三年進士,歷任著作郎、吉州刺史等。
[注釋] ●策杖:拄著竹杖。●攀蘿:攀著山上道旁的藤蘿。●月宮:指祝融峰望月臺。
萬丈祝融插紫霄,路當窮處駕仙橋。
上觀碧落星辰近,下視紅塵世界遙。
螺簇山低青靄靄,線拖水遠綠迢迢。
當門老檜枝已長,絕頂寒松葉不凋。
龍向池邊施雨澤,鳥于窗外奏簫韶。
游人未必常居此,暫借禪房宿一宵。
祝融峰
[詩名] 祝融峰 (全詩16句)
[作者] 黃庭堅
[注釋] ●仙橋:指山上的“仙人橋”。●碧落:碧空,天空。●紅塵:人間繁華熱鬧地。●螺簇:望祝融峰周青翠的群峰,像許多田螺集聚在一起。●線拖句:從祝融峰遠看湘江,像一根綠色的線,拖向遠方。●簫韶:音樂名,相傳是舜創造的音樂。
南岳高峰七十二,祝融峰值老人星。
平生最有看山興,一上斯亭雙眼青。
[詩名] 祝融峰岳亭
[作者] 趙方,字彥直,南宋湖南衡山人。
[注釋] ●岳亭:祝融峰上南宋時紀念岳飛所立的亭子。●老人星:指南極老人星。這句意思是祝融峰正對著南極老人星。●雙眼青:兩眼忍住眼淚時的顏色,言一登此亭即想起含冤死去的岳飛。
曾到祝融峰頂上,步隨明月宿禪關。
夜深一陣打窗雨,臥聽風雷在半山。
[詩名] 祝融峰
[作者] 陶弼,字商翁,永州(今湖南零陵永州)人,北宋神宗時,任陽朔縣令、邕州知府。
[注釋] ●禪關:指佛寺。●臥聽句:言祝融峰高,人在峰頂,見雷雨云層在半山腰。
磴險梯危路忽窮,勝游須到祝融峰。
九千丈外云間寺,一萬余年石上松。
引手莫高疑觸斗,臨池毋久恐興龍。
此山惜與中都遠,未得君王檢玉封。
[詩名] 題上封寺
[作者] 劉摯,字莘老,北宋永靜東光(今河北東光縣)人。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進士,任御史。后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貶官衡陽,監衡州鹽倉。哲宗時,回朝廷任尚書右仆射、門下侍郎。
[注釋] ●上封寺:位于祝融峰。隋代以前,叫光天觀(道教廟觀),隋大業年間才改為上封寺。是南岳著名佛寺之一。●九千句:言上封寺高居于9000丈的白云之中。古人認為祝融峰高9730丈。●一萬句:形容上封寺前青松年代之久。●引手句:說在峰頂不要把手抬得太高,抬高了怕要觸到天上的星斗,極言祝融峰之高。●臨池句:在雷池邊上不要呆得太久,否則恐要驚醒池中的蛟龍。雷池在上封寺旁。●此山二句:說可惜南岳衡山離京城開封太遠了,皇帝未能來這里進行封禪活動。檢,古代皇帝存放祭天文告的書函上的玉蓋。
洞庭南,桂嶺北,衡山連延瀟岸黑。
中有祝融如髻鬟,嵯峨七十二峰間。
祝融不自知,千山萬山自回環。
回環面面芙蓉起,祝融正在芙蓉里。
山僧勸我歌,我歌徒自傷。
天下五岳嵩中央,此山與我俱南疆。
我今三十始一見,北望中原天更長。
[詩名] 登祝融峰贈星上人
[作者] 揭傒斯,字曼碩,元代龍興富州(今江西豐城)人。30歲時,游歷湖湘,到過南岳。元順帝元統元年(1333年),任翰林院侍講學士,總修遼、金、宋三史。
[注釋] ●星上人:和尚名。●桂嶺:指五嶺。因其中騎田嶺在湖南桂陽,故以桂嶺代五嶺。●髻鬟:環形發結。●嵯峨:險峻的樣子。●南疆:南邊。揭傒斯是江西人,南岳在湖南,對中原來說都屬南方。
平生夢想祝融峰,幾欲登臨路未通。
今日乘閑來絕頂,恍疑身在五云中。
[詩名] 游祝融
[作者] 王詔,湖南衡陽人,明英宗正統(1442年)進士,曾任工部侍郎。
[注釋] ●五云:五色彩云。
登登千丈復萬丈,來到祝融是天上。
欲邀織女弄金梭,只恐相留不相放。
[詩名] 登祝融峰口號
[作者] 柯漢,字時昭,廣東潮陽人。明代弘治年間曾任衡州府同知。
五岳群推南岳雄,祝融南岳最高峰。
峰腰陰雨峰頭霽,岳麓陽秋岳頂冬。
丹陛尚嫌青鎖隔,蒼梧已被白云封。
有梯我欲升天去,此是天門第八重。
[詩名] 登祝融峰
[作者] 謝濟世,字石霖,一字梅莊,廣西全州人。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曾任湖南糧道、鹽道。
[注釋] ●峰腰二句:寫山下、山上兩種不同的景象。●丹陛:指南岳廟的紅色臺階。●天門第八重:古代傳說天門有九重。第八重,形容峰之高。
身高殊不覺,四顧乃無峰。
但有浮云度,時時一蕩胸。
地沉星盡沒,天躍日初镕。
半勺洞庭水,秋寒欲起龍。
[詩名] 晨登衡岳祝融峰 (二道選一)
[作者] 譚嗣同,1891年秋,游衡山時所寫,時年26歲。
[注釋] ●身高二句:登上高山并不覺得是在高處;但回首四顧,卻已經赫然聳立,四面再也沒有高峰了。●但有二句:遠遠望去,只見片片白云飄浮,心胸為之蕩漾。蕩胸,從杜甫《望岳》“蕩胸生層云”的詩意化出。●地沉二句:點明時間是清晨,大地露出輪廓,夜星皆已沒去;初出之紅日像剛放入熔爐中那樣。●半勺句:從高處往下看,洞庭湖小得好像半勺水那樣的水面,極言從山上看洞庭湖之小,反襯祝融峰之高。●秋寒句:說秋寒水落,憩息在洞庭水中的蛟龍,好像要騰空而起一樣。蛟龍,是作者自喻,表露自己躍躍欲試,冀求有所作為的壯志雄心。
衡山領袖祝融峰,峙立天南氣勢雄。
四季總張青帳覆,終朝長灑白棉封。
寒來暑往難移性,雨打風摧不變容。
心向人間司執火,五州溫暖一般同。
[詩名] 贊祝融峰
[作者] 吳丈蜀
[注釋] ●青帳覆:喻祝融峰上樹木郁郁蔥蔥。●白棉封:喻山頂長年白云繚繞。●司執火:傳說祝融為火神、司人間火事。
上一篇:關于描寫《江西省·石鐘山》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福建省·福州》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