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這首七言絕句寫江南春色。格調清麗,為杜牧的寫景名篇之一。
一開頭詩人就緊扣詩題。“千里鶯啼綠映紅”,是說在遼闊的江南土地上,春天到來,處處可以聽到黃鶯歡樂地歌唱,在綠樹叢中,映襯著一簇簇鮮艷的紅花,顯得分外動人。這江南的春有多可愛呀!第二句詩人又把讀者引進水旁的村莊,依山的城郭。這些地方也是一派繁華景象,酒旗處處迎風招展,多迷人呀! “水村山郭”寥寥四字,顯示了江南景色的特征。這二句第一句動態在前,靜態在后,第二句靜態在前,動態在后,動靜相襯,寫出了一個生機盎然的江南的春天世界。
后面二句詩人把視線轉到了佛寺。“樓臺”,指寺院中的樓臺。杜牧在《念昔游》中說: “秋山春雨閑吟處,倚遍江南寺寺樓”可證。江南寺院大多興建在山上或山麓,殿宇樓臺掩映于綠樹叢中,江南春天多雨,寺院被籠罩在迷蒙的煙雨之中,更給人以朦朧、深遠的感覺。江南的春天,是一片旖旎、凄迷的景色,有強烈的美的魅力。
眾多的佛寺自然使詩人想起修建這些佛寺的南朝。南朝的帝王和權貴信奉佛教,到處興建佛寺。據史載,梁武帝時,建康(今江蘇南京)就有宏麗的佛寺五百多所。“四百八十”是約數,極言其多。杜牧善于運用數字來加強藝術效果。如“樓飛九十尺,廊環四百柱。”(《題宣州開元寺》)“重過江南更千里,萬山深處一孤舟。”(新定途中》)“二十四橋明月夜”(《寄揚州韓綽判官》 )和“夾岸垂楊三百里”(《郁堤柳》)等等,寫得別有意味。
此詩的后二句,有人以為意含諷刺。因為杜牧也有反佛思想,他對中晚唐時期某些帝王的信佛是反對的。南朝的帝王興建了大量的佛寺,其中不少已成為歷史的陳跡,現存的也籠罩在一片迷茫之中。
“千里鶯啼綠映紅……”此杜牧《江南春》詩也。升庵謂:“‘千’應作‘十’蓋‘千里’已聽不著、看不見矣,何所云‘鶯啼綠映紅’耶?”余謂即作“十里”,亦未必聽得著,看得見。題云“江南春”,江南方廣千里,千里之中,鶯啼而綠映焉。水村山郭,無處無酒旗,四百八十寺,樓臺多在煙雨中也。此詩之意既廣,不得專指一處,故總而命曰“江南春”。詩家善立題者也。( 〔清〕何文煥《歷代詩話考索》 )
前二句言江南之景,絕妙惠崇圖畫也。后言南朝寺院,多在山水勝處,有四百八十寺之多,況空濛煙雨之時,罨畫樓臺,益增佳景。小杜曾有“倚遍江南寺寺樓”句,劉夢得有“遍上南朝寺”句,可見琳宮梵宇,隨處皆是。(俞陛云《詩境淺說續編》)
上一篇:《江上吟·李白》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江南曲·于鵠》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