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渾·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①》唐詩賞析,《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原文與注釋
許 渾
紅葉晚蕭蕭,長亭酒一瓢。②
殘云歸太華,疏雨過中條。③
樹色隨關迥,河聲入海遙。④
帝鄉明日到,猶自夢漁樵。⑤
【注釋】 ①闕:本指宮門前望樓,詩中代指長安城。驛樓:舊時供郵傳人和官員旅宿的處所。②長亭:古有“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 之說,常用作餞別處。③太華(hua):即華山,潼關西。有別于山西之少華山,故名。中條:山名,山西永濟縣境內,處太行與華山之中,故名。潼關東北。④迥:遠。⑤帝鄉:指都城。
【鑒賞】 潼關地處陜、晉、豫三省要沖,是從洛陽西入長安必經之咽喉重鎮,山河表里,形勢險要,景色動人。墨客騷人到此,每每題詩作文以紀勝。清末譚嗣同便留下 “河流大野猶嫌未,山入潼關不解平” 的名句。
許渾從故鄉丹陽首次去京師長安,途經潼關,興會淋漓,揮筆寫下這首五言律詩。
首聯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圖,將讀者引入一個秋濃似酒、旅況蕭瑟的境界之中。
頷聯與頸聯以如橡巨筆,勾畫出潼關四周景物。極目望遠,但見南面華山高聳入云; 北隔黃河,中條山籠罩于疏雨之中。近看則見莽蒼樹色隨關城一路遠去,關外黃河從北面深山峽谷中奔瀉而至,在潼關腳下如巨龍猛一轉頭,直沖三門,咆哮著直入大海。
尾聯上句是說明天就可到京城了,似給人一種輕松之感,然而下句卻出人意外地說: “猶自夢漁樵”,含蓄地表白了自己并非專為功名富貴而來。如此結束,委婉得體,優游不迫,而又如異峰突起,出人意料。可謂匠心獨運,構思奇特新穎。
上一篇:《劉長卿·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唐詩賞析,《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原文與注釋
下一篇:《戎昱·移家別湖上亭》唐詩賞析,《移家別湖上亭》原文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