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送梓州李使君①》唐詩賞析,《送梓州李使君》原文與注釋
王 維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②
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③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④
【注釋】 ①梓州:唐代州名,治所在今四川三臺。②山中一夜雨:一作“山中一半雨”。杪:樹枝的細梢。③橦:木棉樹。其種子表皮長有白色纖維,可織成布。④文翁:漢景帝時為蜀郡太守,政尚寬宏,見蜀地僻陋,乃建造學宮,誘育人才,使巴蜀日漸開化。翻教授:反復教育。
【鑒賞】 這是一首送別佳作。歷代送別詩開篇往往由景寫起,借景抒情。這首詩也是從寫景起筆,卻起得不凡。詩人一反通常由身邊之景寫開的套路,而是想象友人將去的四川之景,氣勢磅礴。
首聯“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互文見義。千山萬壑大樹參天,處處可聞杜鵑的啼叫。頷聯接著描繪“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山中一夜雨過,飛泉百道,遠遠望去好似懸掛在樹梢上一般。王維曾入蜀,他結合自己在蜀地的生活經驗,為友人描繪了一幅極具蜀地風情的美景,畫面鮮明,極具立體感。王維還特別喜愛和擅長描寫聽覺中的事物,把這當作構成詩境的一個重要的藝術手段,這四句詩,使人仿佛置身巴蜀勝地,身旁是參天古木,群山重重,耳邊是響徹千山的杜鵑啼鳴,聲震層巒的崖巔飛瀑,大有耳目不暇之感。
在以略帶欣羨的口氣描繪了一番蜀地美景之后,王維轉而寫蜀地的民情政事。詩人在頸聯選用了兩個極具蜀地特點的事件——“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蜀地的婦女向官府交納橦布,而蜀地產芋,蜀人常為芋田之事打官司。“漢”、“巴” 皆蜀之別稱,仍是緊扣友人將去之所。而征收賦稅,處理訟事,正是“使君” 職責所在。這里詩人開始想象友人到任后的生活。
末聯“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用了有關治蜀的典故。文翁是漢景帝時蜀郡太守,政尚寬宏,見蜀地僻陋,乃建造學宮,誘育人才,使巴蜀日漸開化。王維在此以文翁比李使君,官同事同,極是妥貼。他以此勉勵李使君效法文翁,盡職盡守,有所作為,不要倚仗先賢的成績而泰然無為。這兩句化用典故勸勉友人,委婉曲折,真情盡顯。
全詩的情緒積極開朗,格調高遠,前半首尤勝,是唐詩中寫送別的名篇之一。
上一篇:《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詩賞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與注釋
下一篇:《王維·送綦毋潛落第還鄉》唐詩賞析,《送綦毋潛落第還鄉》原文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