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①》唐詩賞析,《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原文與注釋
岑 參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
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②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③
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佇獻捷。④
【注釋】 ①走馬川:地名。封大夫:封常清,蒲洲人,唐代名將。②金山:即阿爾泰山。漢家:這里實借漢以指唐。③五花、連錢:都是指馬身上的斑紋。硯水:墨水。④懾:恐懼,害怕。車師:唐安西都護府所在地,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縣。佇:(長時間) 站立。
【鑒賞】這是詩人第二次出塞任安西節度使判官時,節度使封常清領兵出征播仙 (唐代古地名),他即寫下這首詩為其壯行。詩人在詩中極力描寫走馬川一代環境的惡劣與艱苦,以此來襯托出征將士的英勇無畏,并預祝將士出征的最后勝利。全詩氣勢豪放,節奏急促有力,行文如流水奔騰激蕩,又像進行曲一樣豪邁樂觀。全詩意境雄壯,想象神奇,堪稱岑參邊塞詩歌的代表力作。
詩人開篇極力渲染邊疆環境的惡劣,“平沙莽莽黃入天” 非常形象生動,“隨風滿地石亂走” 更是大漠烈風的真實寫照,沒有身臨其境的人是寫不出來的。接著寫匈奴借草黃馬壯之機入侵,而封將軍不畏天寒地凍、率軍出征。先寫煙塵,后見將軍,人未到,而聲勢已出,就像舞臺的背景一樣,用出場前的聲威渲染了唐朝大軍的威嚴和正義,有先聲奪人之感。“將軍金甲夜不脫” 下面五句描寫戰爭的殘酷和艱辛,歌頌了為國效命將士的赤膽忠心。“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 一方面寫環境的險惡,同時又暗示了大軍夜晚行軍的聲勢浩大,“戈相撥” 三字很好地渲染了氣氛,人們仿佛看到了唐軍頂著凜冽的寒風,人馬雜沓,三軍用命,盡皆向前的赫赫軍威。“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繼寫大漠風霜的嚴酷之后,又描述嚴寒的可怕,汗氣蒸發掉了馬毛上的雪花,但汗水又很快凝結成冰掛在馬皮上。帳外苦寒如此,帳內寫字的硯臺里的墨水也很快凝固成冰。最后三句寫敵軍聞風喪膽,預祝封大夫凱旋榮歸,“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軍師西門佇獻捷。”有了前面唐軍威嚴軍威的鋪墊,封將軍出征勝利也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全詩風格豪邁,感情真摯,真實動人。全詩句句用韻,三句一轉,節奏急切有力,激越雄壯,洋溢著樂觀的浪漫精神。
上一篇:《杜牧·赤壁》唐詩賞析,《赤壁》原文與注釋
下一篇:《李白·越中覽古》唐詩賞析,《越中覽古》原文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