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氏
男兒可憐蟲,出門懷死憂。
尸喪狹谷中,白骨無人收。
這首詩乃是南北朝時期北方人民對自己悲慘的人生命運的控訴。在那戰爭頻繁的年代里,作為男兒,隨時會被驅遣去從事戰爭,投向死亡。本詩的前二句,即是人民對自己注定的悲慘命運的深切感覺。“可憐蟲”為后來流行人們口頭的詞匯,開始出現就在這里。“蟲”為蠢蠢無知之物,也正是放眼看到的命不由己的群氓的影象,當然是“可憐”的。他們走出家門,即是走向死亡,因為戰爭隨時會奪去他們的生命,這種憂慮,在一走出家門時就懷藏在心胸中的。后二句更進而形容出他們人生終結的慘酷,這是征人出門時對自己歸宿的預計,這種預計必然成為千千萬萬男兒的實際,歷來詩人歌詠的戰場上的黃沙白骨,不就是這種實際嗎?后來杜甫在《兵車行》里唱出的:“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不是人民悲劇命運的同樣概括嗎?可是這首民歌寫出的更覺形象驚人,因為杜的詩句只是事實的敘說,而民歌儼然是現場實景的描繪。
這首詩展示出了當時北朝一幅重要的社會圖景,以及具有普遍性的人民生活情緒,是人民椎心瀝血發出的呻吟。
上一篇:無名氏《企喻歌四首(其一)》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無名氏《折楊柳歌五首(其二)》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