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烏衣巷》唐詩賞析,《烏衣巷》原文與注釋
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①
【注釋】 ①朱雀橋:橫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城中心通往烏衣巷的必經之路。橋同河南岸的烏衣巷,不僅地點相鄰,歷史上也有瓜葛。東晉時,烏衣巷是高門貴族的聚居地,開國元勛王導和指揮淝水之戰的謝安都住在這里。舊日橋上裝飾著兩只銅雀的重樓,就是謝安所建。在字面上,朱雀橋又與烏衣巷偶對天成。斜:斜照之意。
【鑒賞】 《烏衣巷》是劉禹錫最得意的懷古名篇之一,曾博得白居易的 “掉頭苦吟,嘆賞良久”。
首句 “朱雀橋邊野草花”,用朱雀橋來勾畫烏衣巷的環境,既符合地理的真實,又能造成對仗的美感,還可以喚起歷史的聯想。句中引人注目的是橋邊叢生的野草和野花。草長花開,表明當時是春季。而一個“野” 字,給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氣氛。再加上這些野草、野花是生長在一向熱鬧繁華的朱雀橋畔,就不禁使人想到作者在《臺城》 中 “萬戶千門成野草” 的詩句,詩人這樣突出“野草花”,正是為了表明昔日車水馬龍的朱雀橋,如今已荒涼冷落了。
第二句 “烏衣巷口夕陽斜”,表現出烏衣巷不僅是映襯在敗落凄涼的古橋的背景之下,而且還呈現在斜陽的殘照之中。“夕陽斜” 三字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慘淡景象。鼎盛時期的烏衣巷口,車水馬龍、人來人往。而現在,作者卻用一抹斜暉,使烏衣巷完全籠罩在寂寥、慘淡的氛圍之中。
接著,詩人繼續借景物描繪,寫出了膾炙人口的名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他出人意料地忽然把筆觸轉向了烏衣巷上空正在就巢的飛燕,讓人們沿著燕子飛行的方向去辨認,如今的烏衣巷里已經居住著普通的百姓人家了。為了使讀者明白無誤地領會詩人的意圖,作者特地指出,這些飛入百姓家的燕子,過去卻是棲息在王謝權門高大廳堂的檐檁之上的舊燕。“舊時”兩字,賦予燕子以歷史見證人的身份。“尋常”兩字,又特別強調了今日的居民是多么不同于往昔。從中,我們可以清晰地聽到作者對這一變化所發出的無限感慨。
寫大景致,從細微處著手。此詩從“野草花”、“堂前燕” 來詠嘆巨大的歷史變遷。這些形象的設計,好像信手拈來,實際上凝聚著作者的匠心獨運和豐富的想像力。作者抓住了燕子作為候鳥有棲息舊巢的特點,暗示出烏衣巷昔日的繁榮,起到了突出今昔對比的作用。《烏衣巷》 雖景物尋常,語言淺顯,但構思卻極深曲,有一種蘊藉含蓄之美,使人讀起來余味無窮。
上一篇:《劉禹錫·烏衣巷》唐詩賞析,《烏衣巷》原文與注釋
下一篇:《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詩賞析,《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原文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