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陵東
平陵東,松柏桐,不知何人劫義公。劫義公,在高堂下,交錢百萬兩走馬。兩走馬,亦誠難,顧見追吏心中惻。心中惻,血出漉,歸告我家賣黃犢。
《平陵東》在《樂府詩集》中屬《相和歌辭·相和曲》,是一首敘事詩。詩歌敘述了一個善良的平民遭到官府劫持勒索,以至傾家蕩產的悲慘故事。
這首詩每三句為一節。第一節寫出事件發生的地點和經過。在平陵東側一片陰森濃密的樹林中,一位善良的平民遭到了綁架。事情發生得突然迅猛,義公心中充滿了驚疑恐懼之情。這綁架良民的行徑是何人所為? “不知”句提起疑問,含糊得極好。聯系下文的“高賞”、 “追吏”,可知這是官吏捕人。但不言其“捕”而斥為“劫”,意在表現出官吏行事的粗暴兇狠。觀其行跡,直如盜匪,使人不能相信這是官吏行捕。直來到高堂之下,才敢確定這劫義公的竟是官府所為!以“不知”故作疑惑,含諷刺之意于言外,揭露出“官府即同盜匪,官府甚于盜匪”的黑暗現實。第二、三節就直寫官吏敲榨勒索財物的強盜行徑。高堂之上,本應是主持正義、懲辦強暴的所在,現在卻要義公“交錢百萬兩走馬”,貪暴官吏公然逼迫善良百姓以巨資贖身!義公在猝然之間遭此厄運,如此驚人的巨額贖資怎能交納得出?“兩走馬,亦誠難”,義公為此悲愁交加,百般煎迫。可稍有遲疑,摧辱即至,逼得他一看到追逼的官吏,就不由得心驚色變。 “心中惻,血出漉”極寫出義公內心痛愁恐懼的慘烈。在貪官暴吏敲骨榨髓的勒索之下,他感到仿佛心中的血都要流盡了。透過這極端痛苦的心情,不難想象出義公在官府遭受到的摧辱與折磨該有多么嚴酷。在此絕境之中,他還有什么路可走呢?只好忍痛“歸告我家賣黃犢”。一個善良的平民在虎狼之吏的逼迫下,就這樣傾家蕩產了。這悲慘的結局中又凝結著多少痛苦和悲憤啊!即便如此,可黃犢所值有限,以這點微薄的贖資能滿足那貪狠惡吏的無厭之欲,使義公逃脫這場厄運嗎?詩歌最終引發出人的永久的關切。
這首敘事詩,篇幅短小,情節也不復雜,但含意非常深刻。它反映了在黑暗殘暴的社會中人民生活的艱難苦痛。在簡潔的敘事中溶入抒情,表達人民痛楚、悲憤的感情,格調凝重。在語句上,每節的第一句重復上一節的最后三個字,運用了民歌中常見的“頂針續麻”的修辭手法,以文字上的復迭,造成迂回往復、反復吟詠的效果,使語意更加連貫,加強了詩歌的抒情氣氛。
上一篇:巴東三峽歌|原文|翻譯|賞析|鑒賞
下一篇:幽州馬客吟歌辭|原文|翻譯|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