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田園樂》原文與賞析
王維
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
一瓢顏回陋巷,五柳先生對門。
王維的這首詩,深受陶淵明的影響。陶淵明是沖淡詩風的開山祖,胡應麟稱之為“開千古平淡之宗” (《詩藪》)。這是為什么呢?因為陶淵明親身經歷戰亂之苦,目擊當時政治腐敗,心中憤憤不平,但無力扭轉乾坤,又不愿同流合污,遂棄官歸隱,躬耕田園,過著安閑、平淡的生活。他在《歸園田居》中這樣吟誦著: “暖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焙喼笔遣患有揎?,脫口而出,何其樸素,何其平淡!他在《五柳先生傳》中,稱自己“閑靜少言,不慕榮利?!边@些,都影響了王維。所以,王維在自己的詩中,對于田園村居、野外風光是非常欣賞的,對于寒士顏回的安貧樂道的生活是景仰的,對于五柳先生清貧自守、自得其樂的生活是羨慕的。
在王維筆下,這首詩簡直象一幅蕭疏清淡的水墨畫。它描繪的是遠景?!吧较隆?,非近處山下,乃遠處山下,因為山下有“遠村”作伴??梢姡斑h村”暗示出遠山。且此山與“天邊”作鄰,就更見其遠了。從渲染的氛圍來看,毫無城市喧囂繁華的景象,而是孤遠寂靜,只有疏疏落落的村莊。詩人雖未明寫人物的活動,但從“孤煙”一詞的點化中,卻襯托出人。由此可見人煙非常稀少。尤其是“獨樹”與“孤煙”相對,“高原”與 “遠村”比鄰,就更感蒼涼索漠了。在這里,詩人所繪的乃是北方的遠山,有明顯的地方特色。在畫面上,沒有紅,也沒有綠,沒有黃,也沒有藍。色彩,已經淡到不能再淡了。至多,在你的審美意象中,可以領悟到那遠處的孤煙尚帶一縷淡灰,那天邊高原似有一層淡黃。在此清靜的天地中,有顏回、陶潛那樣的雅興,多么恬適安閑、自由自在!如果沒有淡到極至的修養,焉能臻此妙境?如果說前兩句是重在描繪沖淡的景物的話,那么后兩句是重在抒發沖淡的情感。然而沖淡的景情,又是彼此交融、相互滲透的。
所謂 沖淡,就是沖和、淡泊。司空圖在其《詩品》中,把沖淡說成是二十四種風格之一,釋之為:“素處以默,妙機其微。飲之太和,獨鶴與飛?!彼嬖V我們:默默地淡泊地生活,多么妙乎其微!暢飲天地間的沖和之氣,象獨鶴高飛,何其飄逸閑適! 楊振綱說:“沖,和也;淡,淡宕也。” (《詩品解》)可見,沖淡含有閑、靜、淡、遠等特點。王維的山水田園詩,就是如此?!吧较鹿聼熯h村”就出現了遠字,全詩閑、靜、淡、遠,為沖淡之絕唱。其他如: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鳥鳴澗》),“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辛夷塢》),分別出現了閑、落、靜、空、寂、無、落等沖淡的景象。這些,都顯示出王維詩的沖淡的意境。
“山下孤煙遠村”,沒有人間的紛爭,沒有外界的干擾,只有大自然的寧靜。詩人盡情地消受著、欣賞著、陶醉著,簡直是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之中,和大自然融為一體了!詩人筆下的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無不跳動著詩人的脈搏,回旋著詩人的聲音,震蕩著詩人的靈魂。因此,大自然被人格化了。王維筆下的大自然,就是王維自己! 它反映了王維沖淡的心情。王維已沖淡到忘我的程度。他把自己消融在大自然中了。這種消融,意味著沖淡。它把主體滲透到客體中,把主觀的情思化入客觀的景物中。詩人不是超然物外,而是融于物中。詩人所追求的,正是這種忘我、無我、有我的空靈境界。大自然是王維追求的對象,詩人自己悄悄地隱蔽在大自然的背后,去觀察人們對大自然的贊美。大自然成為詩人的朋友,或簡直就是詩人自己了。這種賦予大自然以詩人的人格的現象,這種變粗樸的自然為人化的自然的做法,不是王維熱愛人生的表現么?可見,王維的沖淡,不是象某些人所說的沒有人間煙火味。不過這種人間煙火味,不象杜詩那樣強烈,不是濃煙滾滾,而是炊煙裊裊,時斷時續,若有若無,只可意會,難以言傳。在色彩上,它不用濃墨,不務華艷,而追求蕭疏清淡。在運筆上,既非精雕細刻,又非粗線勾勒,而是點點染染,意到筆隨。在情趣上,不作驚人語,不崇尚夸飾,不出大言,不吞吐日月,不豪情滿懷,也不執著于現實,不留意生活的紛爭,不關心人事的糾葛,不激動,不悲痛,不狂歡,不愁苦,而是潔身自好,孤身靜處,獨善其身,寄情山水,吟詠風月,始終保持著內心的和平與淡泊?!吧较鹿聼熯h村”這首詩,就是詩人沖淡心情的寫照。
上一篇:《嚴識玄·班婕妤》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司空曙·留盧秦卿》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