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經典·祖詠《望薊門》七言律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祖詠
燕臺一望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①。萬里寒光生積雪②,三邊曙色動危旌③。沙場烽火連胡月④,海畔云山擁薊城⑤。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⑥。
【作者小傳】
祖詠,生卒年不詳,洛陽(今屬河南)人。開元十二年(724)登進士第。仕歷或是否入仕不詳。其詩多寫山水景物,殷璠《河岳英靈集》評其詩“剪刻省靜,用思尤苦,氣雖不高,調頗凌俗。”《全唐詩》錄存其詩一卷。
【解題】
此詩作年不詳。薊門:即薊丘,唐幽州治所,今北京市。此詩為祖詠今存的唯一一首七律,也是僅存的一首邊塞詩。詩中寫幽州的山川形勢以及現實局勢的危險,由此而產生從戎報國的思想。氣勢磅礴,意境雄渾?!短圃娖穮R》卷八三列此詩于七律“正宗”中,甚有見地。
【注釋】
①二句意謂登上燕臺一望,傳來軍營中喧鬧的笳鼓聲,使人驚心動魄。薊門為安祿山盤踞之地,此二句可能預感其有逆謀。燕臺:即黃金臺,故址在今河北易縣東南,相傳戰國燕昭王筑,置千金于臺上,延請天下賢士,故名。后世慕名,在今北京市和徐水、滿城、定興等縣皆有臺以“黃金”為名。笳鼓:軍中常用的兩種樂器。
②此句意謂積雪反射出萬里寒光。極寫其廣闊而寒冷。③此句意謂三邊在曙光下飄動著高矗的旗幟。三邊:漢代以幽州、并州、涼州為三邊,因此三州都在邊疆;當時安祿山身兼幽州、并州、平盧三鎮節度使,此處“三邊”可能即指三鎮。危:高。旌:旗幟。④此句意謂沙場戰事未平,邊塞月夜接連燃起報警烽火。⑤此句謂薊門倚山近海,形勢險要。薊城,即指薊門,城距渤海不遠。⑥二句用兩個典故,表示有從軍報國的愿望。投筆吏:《后漢書·班超傳》記載,班超年輕時為抄寫文書的小吏,他投筆長嘆說:大丈夫應當立功異域,怎能長期在筆硯間討生活?后就棄文從武,出使西域,建立奇功。請長纓:《漢書·終軍傳》記載,終軍出使南越,他對漢武帝夸口說:希望給我一根長纓(繩),一定能把南越王捆綁牽到朝廷上來。后來果然說服南越王降漢。
上一篇:王維《終南山》五言律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下一篇:祖詠《終南望馀雪》五言絕句原文|翻譯|賞析|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