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經典·蘇颋《奉和春日幸望春宮應制》七言律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蘇颋
東望望春春可憐①,更逢晴日柳含煙②。宮中下見南山盡③,城上平臨北斗懸④。細草偏承回輦處⑤,飛花故落奉觴前⑥。宸游對此歡無極⑦,鳥哢歌聲雜管弦⑧。
【作者小傳】
蘇颋(670—727),字廷碩,京兆武功(今屬陜西)人。弱冠登進士第,又登賢良方正科、絕倫科第。襲爵許國公。歷任烏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參軍、監察御史、起居郎、考功員外郎、考功郎中、合宮令、給事中、中書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由中書侍郎入相,開元八年(720)罷為禮部尚書,其間曾為益州大都督府長史。兩《唐書》有傳。以工文見稱,與燕國公張說并稱“燕許大手筆”。其詩亦典雅秀贍。明人輯有《蘇廷碩集》二卷。
【解題】
此詩作于景龍四年(710)春,時蘇颋在中書舍人任。時中宗先作有《春日幸望春宮》詩,群臣奉命唱和。同詠的有岑羲、崔湜、張說、武平一、劉憲、蘇颋、鄭愔、薛稷、韋元旦、崔日用、馬懷素、李適、李乂、沈佺期等。前人認為以蘇颋詩為最佳。幸:皇帝駕臨。望春宮:長安郊外行宮,在今陜西長安東。詩中描繪望春宮所見景色,又寫宮中的飲宴歌舞,渲染歡樂游春氣氛,既有氣派,又很得體。語言典麗而明快自然。
【注釋】
①東望望春:向東眺望望春宮,又含有向東望春光之意。春可憐:春色可愛。②柳含煙:柳葉濃密如煙霧。③此句意謂從宮中南望,終南山盡收眼底。南山:終南山,在長安南。④此句意謂北望長安城,城上懸掛著北斗星。晴日是看不到北斗星的,此處用《三輔黃圖》所稱長安城“南為南斗形,北為北斗形”之意,虛擬天象,實為歌頌。⑤此句意謂自己忝為陪駕之臣。細草:自喻的謙詞。偏承:獨蒙恩遇。回輦處:指進入望春宮。⑥飛花:喻歌女舞妓,一作“輕花”。故落:一作“微落”。奉觴前:一作“舞筵前”。⑦宸(chen)游:皇帝春游。⑧鳥哢(long):鳥鳴。歌聲:一作“聲聲”。
上一篇:蘇味道《正月十五夜》五言律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下一篇:蘇颋《汾上驚秋》五言絕句原文|翻譯|賞析|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