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仔
溪邊短短長長柳,波上來來去去船。
鷗鳥近人渾不畏,一雙飛下鏡中天①。
秋云漠漠煙蒼蒼,蘆花初白蓮葉黃。
釣船盡日來往處,南村北村粳稻香。
卷起綸竿撇櫂歸②,短篷斜掩宿漁磯。
日高春睡無人喚,撩亂楊花繞夢飛。
【注釋】
①鏡中天:指水面。②櫂(zhao):劃船撥水的用具。
【評說】
本詩選自厲鶚《宋詩紀事》卷五○。
胡仔,宋代文學家,字元任,曾任為晉陵令,卜居吳興(今屬浙江),號苕溪漁隱,著有《苕溪漁隱叢話》。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十五云:“余卜居苕溪,日以漁釣自適,因自稱苕溪漁隱。臨流有屋數椽,亦以此命名。僧了宗善墨戲,落筆瀟灑,為余作《苕溪漁隱圖》。覽景攄懷,時有鄙句,皆題之左方,既久益多,不能盡錄,聊舉其一二。”書中所舉即此三首。了宗,宋僧,吳(今蘇州)人,善畫,能以淡墨作云林、室廬、人物、草木、鳥獸,筆跡甚可喜,從《叢話》中看出胡仔題畫,完全是“覽景攄懷”,此景為苕溪美景,此懷為詩人漁隱之懷。所選三詩中一、三兩首寫苕溪春景,第二首寫苕溪秋景。春景是垂柳依依,楊花漫舞,鷗鳥嬉戲如無人之境,溪上船來船往,穿行如梭。秋景則是秋云漠漠,蒼煙迷濛,蘆花如雪,枯荷滿溪,空中處處飄浮著稻花清香。雖四時之景不同,但苕溪之清靜、和諧恬美不變。詩人于這江南小村臨水而居,每日垂釣清溪,釣罷則卷起漁桿,支起短篷在煦暖的陽光中高枕無憂,頗有司空圖“釣罷歸來不系船”的閑適自由、超曠脫俗。從中可體現詩人《滿江紅》一詞中所言“懷抱向誰論?惟箕潁”的歸隱之志。此三詩寫得簡淡清新,一如苕溪之景,首首俱可入畫,和僧人了宗所繪之圖相得益彰,互為補充,且圖畫只能繪一時一景,詩人所寫的苕溪則有四時之景的不同,有稻花的清香,有“楊花繞夢飛”的情思,還有詩人卜居苕溪的陶然自得。畫中難畫之景,詩人皆以詩湊成,構成了一幅有形有聲、完整而美麗的苕溪漁隱圖。
上一篇:《題簪花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瑩上人二畫》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