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湘
白發紅塵話酒壚①,青山何處是天都②?
人生多少回頭事,只博丹青一幅圖③。
【注釋】
①酒壚(lu),酒店中安放酒甕的土墩,后以之為酒店的代稱。②天都:黃山天都峰。③博:換齲
【評說】
本詩選自宋湘《紅杏山房集》卷九《燕臺賸瀋》。
宋湘(1757—1826),清乾嘉時代詩人,字煥襄,號芷灣,廣東嘉應州(今廣東梅縣)人。自幼隨父入學讀書。乾隆五十七年(1792)中廣東鄉試解元。嘉慶四年(1799)進士及第,選翰林院庶吉士,后授編修。曾先后任惠州豐湖書院山長、廣州粵秀書院教職。十八年(1813)秋,派任云南曲靖知府(治所在今云南曲靖),供職十三年,直至道光五年(1825),始調離,升任湖北督糧道,卒于官。生平作詩千首,其詩真率熱情,俊爽雄健,重氣勢情韻,不拘于詞句的藻飾,后期則轉向深沉。著有《紅杏山房集》,其中包括《不易居齋集》、《豐湖漫草》、《南行草》、《滇蹄集》等數種。
吳子野,名子驎,字子野,安徽歙縣人,畫家,亦能詩。《黃山舊舫圖》是畫家的晚年之作,畫上描繪了黃山天都中的山居小屋。詩人宋湘見過此畫后,借以感舊抒懷,表露出詩人對年青時代自由放曠生活的向往和留戀。前兩句,詩人就直抒胸臆,在經歷了長期的塵世紛擾之后,現在滿頭白發,更見黃山圖景,不禁重話當年舊游。欲問天都舊居今何在? “酒壚”一語,更飽含了他對出仕前清狂野逸的無限向往。《世說新語·傷逝》曾講了這么一個故事“王濬沖為尚書令,著公服,乘軺車,經黃公酒壚下過,顧謂后車客:‘吾昔與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飲此壚;竹林之游,亦預其末。自嵇生夭,阮公亡以來,便為時所羈紲。今日視此雖近,邈若山河。’憶及往事,王公不免黯然。”而此刻的宋湘又何嘗不是如此,想當年,“斬蛟射虎氣難囚,快事平生一馬周。命酒市樓常獨坐,出門一擲鷫鹴裘。”(《憶少年》)后兩句從追憶回到現實,詩人感愴無限,人生有多少值得懷戀的往事,一旦時過境遷,便只能存映于腦海,空對丹青一幅去回味,去追憶了!詩人一生辛苦飄轉的感慨,正道出了人世普遍的哲理,未經歷人世滄桑,斷不能道,無怪乎《清史列傳》要認為“其詩頓挫,直逼少陵。”(卷七二)
上一篇:《題聽泉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吳山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