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呂·四塊玉]恬退(四首)(馬致遠)》原文|翻譯|賞析|釋義
綠鬢衰,朱顏改,羞把塵容畫麟臺。故國風景依然在,三頃田,五畝宅,歸去來。
綠水邊,青山側,二頃良田一區(qū)宅。閑身跳出紅塵外。紫蟹肥,黃菊開,歸去來。
翠竹邊,青松側,竹影松聲兩茅齋。太平幸得閑身在。三徑修,五柳裁,歸去來。
酒旋沽,魚新買,滿眼云山畫圖開。清風明月還詩債。本是個懶散人,又無甚經(jīng)濟才,歸去來。
元楊朝英輯《太平樂府》、明無名氏輯《樂府群珠》收錄。此組四支小令,由起首“綠鬢衰,朱顏改”二句的自畫形象,可知其作于歷經(jīng)宦海風波而歸隱田園以后的中晚年。馬致遠在青年時代是積極入世的,然壯志難展,時多憤激之音;但是,當其身經(jīng)數(shù)十年仕途飄泊,大志消磨殆盡以后,便對人世間榮辱毀譽失去了熱情,早年的牢騷憤激之音遂被恬澹的隱逸情懷所代替了?!短裢恕匪氖?,便表現(xiàn)的是這種情懷。第一首言“羞把塵容畫麟臺”,有對自身命運的感傷,也有對世俗功名的鄙棄,感慨是十分復雜的,它與第四首“本是個懶散人,又無甚經(jīng)濟才”兩句相照應,在看似自暴自棄的消極頹唐中飽含著懷才不遇的人生悲感,這才是作者高歌“歸去來”的真正原因。各首都以描寫對青山綠水和良田美宅的眷愛反襯其對塵海風波的厭倦,借以表現(xiàn)歸真返樸的隱逸情緒。各曲構思命意基本相同,唯意象構置有別,第一首先總提“故園風景”,再實之以“田”、“宅”,極樸實無華;第二首以“綠水”、“青山”,再配上“紫蟹”、“黃菊”,色彩斑斕綺麗;第三首寫“翠竹”、“青松”,而賞其“竹影松聲”,顯得空靈動蕩;第四首寫明月清風和如畫云山,境界開闊。而“歸去來”這一主題歌在每曲末尾的反復重奏,則使獨立的各曲又渾然一體。
上一篇:《[南呂·四塊玉]客中九日(張可久)》原文|翻譯|賞析|釋義
下一篇:《[南呂·四塊玉]潯陽江(馬致遠)》原文|翻譯|賞析|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