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鱓
為愛鵝群去學書,豐神豈與右軍殊①。
近來不買人間紙,種得芭蕉幾萬株。
【注釋】
①右軍:即書法家王羲之。
【評說】
本詩選自揚州博物館藏李鱓《蕉鵝圖》題詩。
一叢芭蕉一只鵝,這在畫中是極為平常的題材。可有了這首題畫詩,畫面上不僅只是鵝與芭蕉了,更充滿了畫家對古代兩位大書法家的仰慕之情。作者畫鵝的原因是“為愛鵝群去學書”。相傳,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好鵝,山陰曇禳村有一道士為求得王羲之的法書,特養上好的白鵝十余只。羲之見而欲買,道士不肯收錢,只求《道德經》兩章,愿將白鵝奉送。王羲之最終欣然提筆。(事見南朝宋·虞和《論書表》)在詩中,作者講道,“我”也性喜白鵝,為能求得,也去學習書法。學成后又在畫中再現,這種豐神與王右軍相比,又有何不同呢?從中不但看出對前人的追慕,而他的自信更是溢于言表。
又傳,唐代書法家懷素,精書法,勤學苦練,“庵東郊植芭蕉,亙帶數畝,取葉代紙而書,號其所曰綠天。”(陶谷《清異錄·草》)他所用廢的禿筆埋積如山,號曰“筆冢”。(事見李肇《國史補》中)李鱓素有“種得芭蕉千萬葉”的心愿,因而畫出芭蕉以明心志。
總之,這幅《蕉鵝圖》的畫意,通過詩情完整地表達了出來,使人產生豐富的聯想。
上一篇:《題藍采和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蛺蝶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