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燮
兩枝修竹出重霄,幾葉新篁倒掛梢①。
本是同根復同氣,有何卑下有何高!
【注釋】
①新篁:新竹的葉子。
【評說】
本詩選自故宮博物院藏鄭燮《墨竹圖》掛軸題詩。又見卞孝萱輯《板橋集外詩文·題畫》。
從畫面景物著筆,而后生發開去,甚至因畫生議,借題發揮,這是題畫詩的一大特點。同是題墨竹,詩人卻并沒有從竹的節操、骨氣著手,而是抓住畫面。兩枝修竹直沖云霄,而幾片新生的竹葉卻悄然倒掛于竹梢,一卑一高,形成鮮明的對比,這在自然界本是極為平常的。作者目擊心感,卻借以針貶世態。在社會中,人與人之間應是平等的,但等級森嚴的封建制度下,不合理的現象卻隨處可見,甚而也波及植物,“本是同根生”的竹子,也偏要分出個三六九等,而事實上它又“有何卑下有何高”呢?一個詰問,表達了詩人強烈的不滿和抗議。
像這樣借畫竹抨擊社會的妙喻,在板橋的題畫中并不少見,《出紙一竿》就是最有代表性的:
畫工何事好離奇,一干掀天去不知。若使循循墻下立,拂云擎日待何時!
末二句的議論就講,如果你(以竹喻人)規規矩矩立于墻下,那么長到高空中(比喻人的高升)要等到何時呢?這不正是對不合理的封建人才制度的揭露嗎?
上一篇:《題畫竹》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畫竹》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