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鎮
洞庭湖上晚風生,風攪湖心一葉橫。
蘭棹穩,草衣新,只釣鱸魚不釣名。
吳鎮(1280—1354),元杰出畫家。字仲圭, 號梅花道人、梅道人、梅花和尚、梅沙彌,嘉興(今屬浙江)人。一生清貧,以教書、賣卜為生。性情孤峭,志行高潔,不愿與達官貴人交接。他有一首題墨竹的詩,很能表現他的個性: “倚云傍石太縱橫,霜節渾無用世情。若有時人問誰筆,橡林一個老書生。” 《滄螺集》卷三曾記敘他的為人說: “仲圭為人抗簡孤潔,高自標表……從其取畫,雖勢力不能奪,惟以佳紙筆投之案格,需其自至,欣然就幾,隨所欲為,乃可得也。”他工草書,能詩,善畫山水和竹石,山水多用濕墨,墨氣沉厚,筆力雄勁, “蒼蒼莽莽,有林下風” (董其昌語),與黃公望、王蒙、倪瓚有“元四家”之稱。他所畫松石墨竹也很清勁,曾自題畫竹云: “此君不可一日無,才著數竿清有余。露葉風梢承研滴,瀟湘一曲在吾廬。”由于他性情孤峭,往往自畫自題詩、跋,很少有當時詩人畫家替他題畫。他酷愛梅花,住宅四周,全種梅花,并以北宋“梅妻鶴子”的著名詩人林逋自比,故外號都帶上一個“梅”字。有《梅花庵稿》。傳世畫作有《秋江漁隱圖》、 《洞庭漁隱圖》、 《漁父圖》、 《盧花寒雁圖》等。
吳鎮喜歡以漁父的題材來寄托他隱遁避世的孤寂情懷,所以他一生作了多種《漁父圖》,傳下來的也不少。 《洞庭漁隱圖》就是此類題材中的精品。
《洞庭漁隱圖》為紙本水墨畫。下部近處坡岸上,有兩株松樹挺立,一株雜樹盤屈攲側,地上雜草叢生。 上部畫一巨峰,圖中僅現右半,左半隱于畫外,給人留下想象的余地。山巒作披麻長皴,加上濕墨聚點,巨石累累,氣勢雄渾厚樸。右上角用淡墨抹上一帶遠山,隱約可見。畫幅中部,幾乎都是空白,但使人感到的卻是一片空曠平遠的湖面,湖面上碧波萬傾。偏右靠邊,畫一葉扁舟,舟身大半現于畫面,小半隱于畫外。船頭畫一漁翁持竿憩坐,仿佛釣間小憩,姿態悠然,風神瀟灑。整幅畫構圖簡練,意境幽清,技法純熟,寓意深遠。
題畫詩很像一闋清新優美的小詞,出色地再現了畫境,畫龍點睛地點示了漁父的高潔情懷。前兩句寫無比遼闊的洞庭湖上,時間已近傍晚,微風習習而生,此時仍有一葉扁舟橫于湖心。那是什么樣的船呢?第二句后接著用兩個三字短句來暗示,原來那是一位垂釣的漁父,他穿著新編成的蓑衣,穩操著蘭棹,悠閑地在湖心垂釣鱸魚。古往今來,隱逸者形形色色,有真隱者,也有假隱士。假隱士或走終南捷徑,或偽裝漁樵沽名釣譽,他們心中還橫亙著“名利”二字,這是畫家最鄙薄的行徑。所以,詩的結句明白地標示出這位漁父“只釣鱸魚不釣名”的高潔情懷,不僅畫龍點睛地點示了《洞庭漁隱圖》的深刻立意,也顯示出吳鎮自己是一位具有“抗簡孤潔”情懷的真隱士。
上一篇:《題桂石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浮嵐暖翠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