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
綠水唯應漾白蘋①,胭脂只合點朱唇。
自從畫得湘蘭后,更不閑題與俗人。
【注釋】
①漾:蕩漾,飄蕩。白蘋:水中浮草。柳惲《江南曲》:“汀洲采白蘋,日暖江南春。”
【評說】
本詩選自張晨《中國題畫詩分類鑒賞辭典》。
由畫面引發議論,借題發揮,抒發感慨,是題畫詩最常見的表達方式之一。而徐渭此詩卻一反常規,由議論入手,直述畫理,然而這并非他的意旨所在。“綠水唯應漾白蘋,胭脂只合點朱唇”,碧綠的湖面上,應該用零星飄浮的白蘋點綴其間,美人的檀口紅唇用胭脂點染,才最為合適,這是繪畫色彩搭配的常規,在一般畫家眼中,被視作金科玉律,奉為圭皋。但對徐渭來說,這并不能羈絆他創作的顛逸粗莽的氣勢,更不能扼制他滿腔的幽憤之情。因為他早就將筆墨視作渲泄、傾注情感的獨特方式,故而筆墨放縱,“舍形而悅影”(徐渭《書夏圭山水卷》)。通過這一層對比,我們也就不難發現前兩句詩中所隱含的弦外之音。在詩中,徐渭將自己的畫作比為“湘蘭”。蘭者,品潔德馨;湘蘭,乃屈原在湘沅間“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三百畝”。(《離騷》)畫家在此借“湘蘭”獨抒情臆,標示自己無論在人品抑或畫品上,皆應以屈原大夫為楷模,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漁父》),保持皓皓察察的高格遠韻。“自從畫得湘蘭后,更不閑題與俗人”,兩句詩更是直率無遺地表達了青藤道人孤傲的個性,他決不會把意境高妙的“湘蘭”隨便付與世俗之徒,任由他們糟蹋作賤自己的藝術作品及人格。
畫史上,徐渭的畫作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被視作“離經叛道”,不為世人所重,諸多畫譜、題跋、書畫記均不見載錄。雖然其“屬和者不過數十人”,然而他那絕不俯首屈就迎合世俗的精神魅力,以及高情逸致的墨筆,終將使之列居“陽春白雪”而絕無愧色!
上一篇:《夢題墨梅》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水墨山石》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