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鞍金口騮,豹袖紫貂裘。家住叢臺近1,門前漳水流。喚人呈楚舞,借客試吳鉤。見說秦兵至,甘心赴國仇。
起聯壯麗,是少年本色語,承接入邯鄲,又極澹宕。五、六正寫少年游俠,結乃傍襯邯鄲也,首尾不走一線。
【校記】
1.近,《全唐詩》一作“下”。
【箋釋】
[邯鄲少年行] 《樂府詩集》卷六七“雜曲歌辭·輕薄篇”:“《樂府解題》曰:《輕薄篇》言乘肥馬衣輕裘,馳逐經過為樂,與《少年行》同意。何遜云‘城東美少年’,張正見云‘洛陽美少年’是也。”有《長安少年行》、《漢宮少年行》、《邯鄲少年行》、《渭城少年行》等。高適《邯鄲少年行》:“邯鄲城南游俠子,自矜生長邯鄲里。千場縱博家仍富,幾處報讎身不死。宅中歌笑日紛紛,門外車馬如云屯。未知肝膽向誰是,令人卻憶平原君。”
[叢臺] 戰國趙筑,在今河北邯鄲城內,數臺相連,故名。《元和郡縣圖志》卷一五“礠州邯鄲縣”:“叢臺,在縣城內東北隅。”《漢書》卷五一《鄒陽傳》:“夫全趙之時,武力鼎士袨服叢臺之下者一旦成市,而不能止幽王之湛患。”唐李遠《聽話叢臺》:“有客新從趙地回,自言曾上古叢臺。”
[漳水] 《元和郡縣圖志》卷一五“潞州潞城縣”:“漳水,一名潞水,在縣北。闞骃曰:‘潞水在縣北,為冀州浸,即漳水也。’按王猛與慕容評相御于潞川,評鬻水與軍人絹匹水二石,則此無他大川可以為浸,所有惟漳水耳,故土俗尚謂濁漳為潞水也。”
[楚舞] 楚地之舞。《史記》卷四〇《張良傳》:“戚夫人泣,上曰:‘為我楚舞,我為若楚歌。’”李白《書情贈蔡舍人雄》:“楚舞醉碧云,吳歌斷清猿。”
[借客] 即探丸借客。《漢書》卷九〇《酷吏傳·尹賞》:“長安中奸猾浸多,閭里少年群輩殺吏,受賕報仇,相與探丸為彈,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喪。城中薄暮塵起,剽劫行者,死傷橫道,枹鼓不絕。”后以“探丸借客”喻游俠殺人報仇。盧照鄰《長安古意》:“挾彈飛鷹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橋西。” 吳鉤,鉤,兵器,形似劍而曲。春秋吳人善鑄鉤,故稱。后也泛指利劍。左思《吳都賦》:“軍容蓄用,器械兼儲;吳鉤越棘,純鈞湛盧。”唐盧殷《長安親故》:“楚蘭不佩佩吳鉤,帶酒城頭別舊游。”
上一篇:《宿昭應》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送客之江西》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