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登金陵鳳凰臺》原文|賞析|翻譯|注釋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2,晉代衣冠成古丘3。
三山半落青天外4,一水中分白鷺洲5。
總為浮云能蔽日6,長安不見使人愁!
【注釋】
1.鳳凰臺:在金陵(今南京市)鳳凰山上。相傳宋永嘉中鳳凰集于此山,乃筑臺山上。山和臺皆由此得名。
2.吳宮:三國時吳國的王宮。
3.晉代:指東晉,東晉建都金陵。衣冠:指名門世族。成古丘:是說這些人都已死去,只留下了他們的古墳。
4.三山:在金陵西南長江邊上,三峰排列,南北相連,故名。陸游《入蜀記》:“三山自石頭及鳳凰臺望之,杳杳有無中耳。及過其下,距金陵才五十余里。”
5.白鷺洲:在金陵西南長江中。一水:一作二水。
6.“總為”句:陸賈《新語·慎微篇》:“邪臣之蔽賢,猶浮云之障日月也。”
今譯
古時候
在這高高的鳳凰臺上
曾有美麗的鳳凰遨游;
如今,
鳳凰高飛遠去,
只有鳳臺依舊
只有江水空流。
當年吳王宮中的花草呀,
早已埋入深深的幽徑,
當年晉代的世族名人呀,
也早已變成古丘。
連綿排列的三座青山,
在青霄云外時隱時現,飄蕩浮游,
浩蕩的長江水呀,一分為二
被那座落在江水中的白鷺洲。
那遙遠的帝京長安呵,
望也望不見,
太陽被浮云遮得
風雨不透。
唉!這怎能不使人
平添憂愁。
上一篇:李白《春夜洛城聞笛》原文|賞析|翻譯|注釋
下一篇:李白《將進酒》原文|賞析|翻譯|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