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師秀
數日秋風欺病夫,盡吹黃葉下庭蕪。林疏放得遙山出,又被云遮一半無。
詩為小病后興來之作。前二句情中有景,以直敘入題。詩人因病閑居,時值深秋,數日秋風勁吹,耳畔一片蕭瑟秋聲。這是訴諸聽覺。著一“欺”字,把秋風擬人,表現了詼諧戲謔的情態,也隱約地流露了自己惆悵落寞的意緒。“盡吹黃葉下庭蕪”,“庭蕪,”庭園中的草地,滿樹黃葉被秋風吹得紛飛而下庭園,此訴諸視覺。“盡吹”狀風之凜冽,一“下”字,則木葉搖落之狀可見,融鑄了蕭條的秋色。后二句景中有情,從遠望著筆,陡然轉折。“林疏放得遙山出”,一“放”一“出”,使得原來被繁茂枝葉所遮斷的遠處群山突現在眼前,豁人心目。但轉瞬之間,卻又被浮動的云朵遮沒了一半,使人頓生“山在虛無飄渺間”的聯想。這景物,飄忽不定,幻化無跡,使整個畫面清幽淡遠而富有情韻。詩人漫步庭院,留連光景的情趣躍然紙上。宋玉在《九辯》中曾道: “悲哉!秋之為氣也,草木搖落而變衰。”這兩句詩卻擺脫了悲秋的情調,爽朗恬適,別饒佳趣。后二句又與前二句相互應照,交融貫通,從而使人領略到一種引人暇思而淡泊悠遠的審美境界。
語言自然平淡,注重動詞的使用。用筆曲折靈變,思與境諧,有即小見大之妙。
似誠齋。(陳衍《宋詩精華錄《卷四)
上一篇:《戰城南·陸游》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新涼·徐璣》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