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與義
清池不受暑,幽討起予病。
長安車轍邊,有此荷萬柄。
是身唯可懶,共寄無盡興。
魚游水底涼,鳥語林間靜。
談余日亭午,樹影一時正。
清風不負客,意重百金贈。
聊將兩鬢蓬,起照千丈鏡。
微波喜搖人,小立待其定。
梁王今何許?柳色幾衰盛。
人生行樂耳,詩律已其剩。
邂逅一尊酒,他年五君吟。
重期踏月來,夜半嘯煙艇。
這是陳與義在宣和五年(1123)居官尚符璽時,與友人集葆真池上所作的酬答詩。酬答詩臨時命題、限韻,一般說來,寫詩者往往敷衍成章,缺乏真情實感,故佳作不多。此詩卻是寫景抒情,古樸淳厚,用典雖多,仍然自然流暢,情景交融。洪邁《容齋四筆》卷十四記載說,當陳與義此詩寫成“出示座上,皆詫為擅場,京師無人不傳寫”。
此詩開頭六句說明寫詩的因由。炎炎夏日,何處清涼? 在長安(指京城東京)車馬輻輳、人煙稠密的地方卻有一個絕好的去處,那里一池碧水不受暑熱侵襲,還有萬柄綠荷,顯得涼爽適人。于是與友人同游,賦詩作樂。他原本身體不適,出游時病倒有了起色,于是與友人唱和,共寄無盡雅興。接著一段從“魚游水底涼”起,“小立待其定”止,寫湖上風光。其中有魚游、鳥鳴,清風徐吹,還有人的活動,寫得繽紛錯落?!棒~游水底涼”四句,歷來被稱為寫景中的高品,顯示出詩人觀察細密、造語工致?!棒~游水底涼”,謂人在岸上能看到水底魚的游翔,則池水之清澈可以想見。此句又與下面“起照千丈鏡”相呼應?!傍B語林間靜”,脫胎于南朝梁人王籍“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入若耶溪》)句,但其意翻新,猶如己出,十分妥帖?!罢動嗳胀の纭倍洌瑯O寫朋友間因意氣相得,談興很濃,不覺樹影已與樹垂直,到了正午時分了。上下二聯,寫出了人和鳥、魚各得其所的安靜恬適的環境。接著六句寫人的活動及詩人的感慨。據《陳與義外集》本詩“清風不負客”下有注云: “先生將罷尚符璽日,題其亭,故有是語?!蹦敲催@六句是有所為而發的了?!扒屣L”不僅是人格化了的自然物,也可指志趣相投的同游者,“微波喜搖人”的微波便是讒毀的微言,而“小立待其定”,則含有稍加等待,讓微言不攻自破的意思。這里用了一個典故,《莊子·漁父》:(漁父)“乃刺船而去,延緣葦間。顏淵還車,子路授綏,孔子不顧,待水波定,不聞拏音,而后敢乘”。詩人借孔子以自喻,表露了自尊自信的情懷。但這六句又是緊接上面的寫景述游,情寓于景,不露痕跡,渾然一體。
最后一段,詩人更大發感慨。葆真池畔的垂柳幾度盛衰,創建此池的梁王(指魏惠王,惠王三十一年徙都大梁,即北宋時的東京),如今又安在哉? 貴如帝王尚且如此,何況我輩? 世間的傾軋實無意義,人生貴在及時行樂,賦詩填詞也不過是行樂余事。今日相聚機會難得,我們還是開懷暢飲吧,或許他日會有人為我們五人的相會寫一首新的五君吟呢。(南朝宋顏延之曾作《五君吟》,五君指魏晉之際的高士——嵇康、向秀、劉伶、阮籍、阮咸)詩人還期待著與諸君重游,夜半乘舟泛波,仰空長嘯。這時他已擺脫了心中的種種煩惱,而以高士自期,力求曠達自怡了。
陳與義的詩寫得平易自然,南宋人胡穉評道:“故公之詩,勢如川流,滔滔汩汩,靡然東注,非激石而旋,束峽而逸,則靜正平易之態常自若也?!笨芍^確論。
自崇寧以來,時相不許士大夫讀史作詩,何清源至于修入令式,本意但欲崇尚經學,痛沮詩賦耳。于是庠序之間,以詩為諱。政和后,稍復為之,而陳去非遂以《墨梅》絕句擢置館閣。嘗以夏日偕五同舍集葆真宮池上避暑,取“綠陰生晝靜”分韻賦詩,陳得“靜”字。其詞曰:……詩成出示座上,皆詫為擅場。朱新仲時親見之,示京師無人不傳寫也。(洪邁《容齋四筆》卷十四)
京師葆真宮垂楊映治,有山林之趣。陳去非將罷尚符璽日,題其池亭云: “聊將兩鬢蓬,起照千丈鏡。微波喜搖人,小立待其定?!鄙w有深意寓也。(蔡正孫《詩林廣記》卷四引《詩說雋永》)
簡齋《葆真宮避暑》詩,一時推為擅場,入皆傳寫。然“清水不受暑”,“夜半嘯煙艇”,起結亦本杜句也。中間固自脫然。(翁方綱《石洲詩話》卷四)
陳簡齋《池上避暑》詩……詞意新峭可喜,雖西江風格,而能藥俗。(潘德輿《養一齋詩話》卷九)
宋人罕學夷、柳者,有之,必簡齋為最。樊榭五古,專祈向此種。(陳衍《宋詩精華錄》卷三)
上一篇:《夏日絕句·李清照》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多景樓·柴望》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