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市
位于安徽省東部長江南岸,長江三角洲腹地的邊陲。東北與江蘇省毗鄰,北距南京市45公里,南離蕪湖市50公里。是安徽省的東部門戶。
馬鞍山市依山傍水,景色秀麗。東部和東南部崗巒起伏,擁綠疊翠;中部平坦開闊,雨山湖夾于雨山與佳山之間,似一顆璀燦的明珠嵌在市區(qū)中心。西面長江如帶,屏立著翠螺山(即采石磯),小九華山、望夫山、馬鞍山、慈姥山等山巒。馬鞍山市素有“九山環(huán)一湖,翠螺出大江”之美譽。
馬鞍山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6℃。
馬鞍山歷史悠久。相傳楚漢相爭時,楚霸王項羽敗于劉邦,自刎烏江。其乘騎烏騅馬被漁人渡至江南岸邊,因久不見主人,長嘶悲鳴而亡。其馬鞍化作一山,稱馬鞍山。漢時屬丹陽郡。東晉置當涂縣,屬淮南郡。唐屬宣州、宣城郡。自宋至清,屬太平州、太平路、太平府。1957年3月9日建市,稱馬鞍山市。
馬鞍山市轄當涂縣,總面積1684平方公里,人口106萬。其中市區(qū)面積為286平方公里,人口42萬。主要民族為漢、回等。
馬鞍山交通發(fā)達,皖贛鐵路、滬銅鐵路和寧蕪公路縱貫市區(qū)。長江水運上達重慶,下抵上海。馬鞍山市港口已被國家批準為一類口岸,已開通江海聯(lián)運,可直達日本、香港、東南亞等主要港口。并將與蕪湖市聯(lián)合開發(fā)利用灣里機場,發(fā)展民航事業(yè)。
馬鞍山市素有“鋼城”之稱。馬鞍山鋼鐵公司被稱為“江南一枝花”,是全國十大鋼鐵工業(yè)基地之一。
馬鞍山人杰地靈,文化燦爛。古城當涂、采石磯,歷來被稱為“金陵屏障”,“寧蕪咽喉”,兵家必爭之地。同時,又是歷代文人流連忘返的游覽勝地。唐代大詩人李白曾多次游覽此地,晚年又客居于當涂,留下許多輝煌詩篇,最后病死當涂,葬于大青山。千百年來,這里成了人文薈萃之地,或詠詩作畫、或?qū)ひ捲娙僳欅E、憑吊詩魂。白居易、王安石、陸游、文天祥等歷代詩人都來此游覽過,寫下了數(shù)以千首的詩文。為馬鞍山山河增色,風物添彩。
馬鞍山還是一座旅游觀光的風景城市。1978年5月被安徽省列為對外開放的重點旅游城市之一,除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一體的采石磯、大青山太白墓外,新增了雨山湖公園、卜塘風景區(qū)、三國朱然墓等景區(qū)。
上一篇:描寫《陳塘關(guān)》的詩詞與文章
下一篇:描寫《黃岡地區(qū)》的詩詞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