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安徽省·瑯琊山》古詩詞賞析大全
瑯琊山,古稱摩陀嶺,在安徽滁縣城西南,離城約5公里。傳說瑯琊王(東晉元帝司馬睿)曾避難于此,因而得名。山上有唐朝古剎瑯琊寺,是唐大歷年間刺史李幼卿與僧法琛創建。山雖不高,但峰巒窈窕,林壑幽深,又有宋建醉翁亭、釀泉、歸云洞、雪鴻洞、無梁殿、南天門等勝跡,以及摩崖碑刻數百處。加之宋代文學家歐陽修撰寫了《醉翁亭記》,名山名文,相得益彰,瑯玡山更是聲名大振,慕名而來者絡繹不絕,可說是山水輝映,詩文薈萃。
東晉王家在此溪,南山樹色隔窗低。
碑沉字沒昔人遠,谷鳥猶向寒花啼。
[詩名] 瑯琊山
[作者] 顧況,字逋翁,唐代詩人,蘇州海鹽 (今屬浙江)人。至德進士,曾官著作郎。后隱居茅山。善畫山水。其詩平易流暢。
[注釋] ●東晉句:東晉王導為元帝丞相,后來又輔明帝及成帝,歷事三朝。從詩句看,瑯琊山有其舊居。溪,指瑯琊山開化寺前的瑯琊溪?!癖辆洌簴|晉元帝至唐朝顧況所在之年已相隔400余年,已遺跡難尋?!窆萨B句:只剩下山谷鳥兒在寒風中的花枝上啼鳴。此詩與劉禹錫《烏衣巷》詩異曲而同工。
連袤復岧峣,峰巒架泬寥。
流名自東晉,積翠滿南譙。
古臺臨海日,絕頂見江潮。
廟碑傳漢祖,寺額認唐朝。
[詩名] 瑯琊山 (全寺20句)
[作者] 王禹偁,字元之,北宋文學家,巨野(今屬山東)人。太宗時進士,任右拾遺,剛直敢言,為宰相不滿,出知黃州,又遷蘄州,病死。工詩文,于詩推崇杜甫、白居易;于文推崇韓愈、柳宗元。
[注釋] ●連袤(mao,冒):指山脈連綿不絕?!駥龒i (tiao yao,條堯):山高峻貌。●泬寥: 空曠清朗貌?!冻o·九辯》:“泬寥兮天高而氣清。”●南譙:郡名,晉置,故城在今滁縣。全句說南譙處處都是青山。與歐陽修《醉翁亭記》中的“環滁皆山也”意思相近?!駶h祖:指漢高祖。傳說漢高祖當年曾游此山。唐梁載言《十道志》:“豐山(即今瑯琊山)山上有漢高祖祠,又有飲馬池?!薄袼骂~句:瑯琊山上的瑯琊寺建于唐大歷年間,寺門上匾額為唐朝所書。
南山一尺雪,雪盡山蒼然。
澗谷深自暖,梅花應已繁。
長松得高蔭,盤石堪醉眠。
止樂聽山鳥,攜琴寫幽泉。
愛之欲忘返,但苦世俗牽。
歸時始覺遠,明月高山巔。
[詩名] 游瑯琊山 (全詩16句)
[作者] 歐陽修
[注釋] ●蒼然:形容山色青翠?!駹浚籂坷?。
空山雪消溪水漲,游客渡溪橫古槎。
不知溪源來遠近,但見流出山中花。
[詩名] 瑯琊溪
[作者] 歐陽修
[注釋] ●空山:顯示山中寂靜,也暗示山的高大、深遠?!裼慰途洌荷街斜緛砑澎o,來了游客要乘槎渡溪。靜中有動?!窳鞒錾街谢ǎ貉酝庵馍街锌赡苡惺劳馓以?。全詩透出淡泊、超然塵世的情趣。
洞門常自起煙霞,洞穴傍穿透溪谷。
朝看石上片云陰,夜半山前春雨足。
[詩名] 歸云洞
[作者] 歐陽修
[注釋] ●歸云洞:洞在瑯琊山清風亭西、石上松北。內有杜符卿紀游題名,洞門刻 “歸云洞”3字?!癯炊洌赫f朝云夜雨,歸云洞生云是天將下雨的征兆。
飛花冷積雪,南山路崔嵬。
長淮水未綠,深塢花已開。
遠聞山中泉,隱若冰谷摧。
初誰愛蒼翠?排空結樓臺。
先生鸞鳳姿,未免燕雀猜。
飛鳴失其所,徘徊此山隈。
[詩名] 游瑯琊山
[作者] 曾鞏
[注釋] ●崔嵬: 形容山路陡峭?!耖L淮二句:淮河春天尚未來到,這里山塢中花已盛開,說明氣候溫和、景色秀麗。●初誰二句:問最初是誰在此建寺、筑亭,開發瑯琊山?●先生句:將歐陽修比喻為鸞鳥鳳凰,說其品德與才能出眾。曾鞏是歐陽修的“門弟子”,對歐陽修十分尊崇。●燕雀:比喻小人,句意是難免被小人猜忌。指歐陽修受人攻訐,被貶黜事。
得閑不到山中樂,應枉天公與清福。
到滁不到瑯琊山,歸去何憑作公牘。
我于此地雖屢游,絕境十難窮五六。
由來在意不在景,況我為山非為本。
游山無窮如讀書,愈索愈奇何慮熟。
當年感慨此題詩,回首狂言猶在腹。
醉翁不是舊時亭,帝跡流為梵王屋。
惟余石上文千首,一半崩磨不能讀。
[詩名] 九月廿日重游瑯琊山 (全詩44句)
[作者] 文征明
[注釋] ●得閑二句:說不游瑯琊山,實是有負天然美景,不會享受這人間清福?!窆珷汗模柚腹珓铡⒐偈??!裎矣诙洌?說自己雖已多次游瑯琊山,十分美景也只不過看了五六分,可見瑯琊山勝景之多?!褡砦潭洌赫f幾年未來,醉翁也變樣了,漢武帝舊跡也改成了廟宇。梵王,佛教崇奉之神?!裎┯喽洌褐皇O職v代摩崖石刻詩文千首,也已因年代久而磨蝕。感嘆世事與自然的變遷。
瑯琊之山高嵯峨,凌空寶剎經年多。
霜松雪柏繞林壑,僧房禪榻依林阿。
流泉濺濺疑過雨,鐘鼓聲中聞梵語。
陽冰幼卿竟何在?留得芳名照今古。
[詩名] 瑯琊古剎
[作者] 祝孟獻,清代德興(今屬江西)人。
[注釋] ●瑯琊古剎:指瑯琊寺,原名開化寺,唐大歷年間滁州刺史李幼卿與僧法琛創建,此后歷代均有重修或增筑?!褚懒职ⅲ涸诹诌??!耔笳Z:佛教語言,此代指和尚吟誦佛經的聲音?!耜柋?即李陽冰,字少溫,李白的族叔,曾為當涂令,曾清理、辨識過瑯琊山的古題刻?!裼浊洌杭蠢钣浊?,最早開發瑯琊山的滁州刺史,瑯琊寺的創建人。
年來塵世苦紛囂,特訪名山俗慮拋。
尤喜清泉一杯水,冰心永銘樂芳郊。
[詩名] 游瑯琊山 (二首選一)
[作者] 雪鴻女史,山東鄒縣鳧山人。高倚譙樓萬象開,西南山翠欲飛來。
嶺橫天際明于黛,塔隱煙中矗似桅。
出谷碧云舒復斂,拂林白鳥去仍回。
瑯琊深秀堪神往,作賦愧非永叔才。
[詩名] 東壁樓望西南諸峰
[作者] 賀方,字湘芷,清來安(今屬安徽) 人。康雍間上舍生,著作有《學圃詩文集》。
[注釋] ●譙樓: 一名鼓樓,古時建筑城門上用以了望的樓,此處指滁州東壁樓。●黛:青黑色的顏色,古代女子用之畫眉?!裼朗澹?a href="http://www.tenkaichikennel.net/shiji/ouyangxiu/"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歐陽修,字永叔。
上一篇:關于描寫《甘肅省·玉門關》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江蘇省·瘦西湖》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