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滿庭芳(促織兒)》
促織兒①
月洗高梧,露②幽草,寶釵樓③外秋深。土花④沿翠,螢火墜墻陰。靜聽寒聲斷續,微韻轉、凄咽悲沉。爭求侶,殷勤勸織⑤,促破曉機心⑥。
兒時,曾記得、呼燈灌穴,斂步隨音。任滿身花影,猶自追尋⑦。攜向華堂戲斗⑧,亭臺小⑨,籠巧妝金。今休說,從渠床下、涼夜伴孤吟⑩。
【注釋】
①促織兒:即蟋蟀。本篇作于慶元二年(1196),作者時任司農主簿。
②露:露水非常多。
③寶釵樓:樓名,在陜西咸陽。此處借指張達可之堂。
④土花:苔蘚。
⑤勸織:勉勵婦人紡織。晉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引漢諺云:“趨(促)織鳴,懶婦驚。”
⑥促破句:直促得織婦通宵不息地在織機上辛勤勞作。
⑦呼燈四句:形容兒時捕捉促織時的行動與情興之高。
⑧戲斗:指以斗蟋蟀為戲。
⑨亭臺小:指貯藏蟋蟀的亭臺狀工具。姜夔《齊天樂》序云:“中都(即都城中)……好事者或以三二十萬錢致一枚,鏤象齒為樓觀以貯之。”
⑩從渠床下二句:語出《詩·幽風·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評點】
姜夔《齊天樂》序:丙辰歲(1196),與張功父會飲張達可之堂,聞屋壁間蟋蟀有聲。功父邀予同賦,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辭甚美。
沈辰垣《歷代詩余》引周密:張功甫,西秦人,其“月洗高梧”一闋,乃詠物之入神者。
王又華《古今詞論》:“月洗高梧”一闋,不唯曼聲勝其高調,形容處亦心細如發,皆委詞之所未發。
沈雄《古今詞話》:“月洗高梧”一闋,乃詠物之入神者。
許昂霄《詞綜偶評》:響逸調遠。“螢火墜墻陰”,陪襯。“任滿身花影”二句,工細。
鄭文焯《白石道人歌曲》:功父《滿庭芳》詞詠蟋蟀兒,清雋幽美,實擅詞家能事,有觀止之嘆。白石別構一格,下闋寄托遙深,亦足千古矣。
上一篇:蘇軾《滿庭芳(三十三年)》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黃庭堅《滿庭芳(北苑春風)》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