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
次韻章質夫《楊花詞》①
似花還似非花②,也無人惜從教③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④。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⑤。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⑥。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⑦。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注釋】
①元豐三年(1080)在黃州作。章楶,字質夫,作有《水龍吟》(燕忙鶯懶花殘)。蘇軾《與章質夫》云:“《柳花》詞妙絕,使來者何以措詞。本不敢繼作,又思公正柳花飛時出巡按,坐想四子,閉門愁斷,故寫其意,次韻一首寄云,亦告以不示人也。”
②似花句:謂楊花既象花又不象花。清劉熙載《藝概·詞曲概》:“此句可作全詞評語,蓋不離不即也。”
③從教:任憑、不管。
④無情有思:看似無情,卻有意思。“思”與柳絲之“絲”同音雙關。此化用杜甫《白絲行》“落絮游絲亦有情”句意。
⑤縈損三句:寫柳絮飄飛時引起的閨愁及思婦的嬌困情態。
⑥夢隨三句:翻用唐金昌緒《春怨》(黃鶯“)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詩意。
⑦萍碎:蘇軾原注:“楊花落水淡浮萍,驗之信然。”又其《再次韻曾仲錦荔支》詩自注:“飛絮落水中,經宿即為浮萍。”按此為古代傳說,詩人想象,不是科學。
【評點】
朱弁《曲洧舊聞》:章楶質夫,作《水龍吟·詠楊花》,其命意用事,清麗可喜。東坡和之,若豪放不入律呂。徐而視之,聲韻諧婉,反覺章詞有繡織工夫。
魏慶之《詩人玉屑》:章質夫詠楊花詞,東坡和之,晃叔用以為東坡如王墻西施,凈洗腳面,與天下婦人斗好。質夫豈可比哉!是則然矣。
張炎《詞源》:東坡《次章質夫楊花水龍吟》韻,機鋒相摩,起句便合讓東坡一頭地,后片愈出愈奇,直是壓倒古今。
沈謙《填詞雜說》:東坡“似花還似非花”一篇,幽怨纏綿,直是言情,非復賦物。
黃蓼園《蓼園詞選》:首四句是寫花形態。“縈損”以下六句是寫見楊花之人之情緒。二闋用議論,情景交融,筆墨入化,有神無跡矣。
劉熙載《藝概》:東坡《水龍吟》起云:“似花還似非花”,此句可作全詞評語,蓋不離不即也。
王國維《人間詞話》:東坡楊花詞和韻而似原唱,章質夫詞原唱而似和韻。才之不可強也如是。又:詠物之詞,自以東坡《水龍吟》詠楊花為最工。
上一篇:趙長卿《水龍吟(仙源居士有武林之行)》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晁補之《水龍吟(去年暑雨鉤盤)》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