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應天長(條風布暖)》
條風①布暖,霏霧弄晴,池塘遍滿春色。正是夜堂無月,沈沈暗寒食。梁間燕,前社客②。似笑我、閉門愁寂。亂花過,隔院蕓香,滿地狼藉。
長記那回時,邂逅相逢,郊外駐油壁③。又見漢宮傳燭,飛煙五侯宅④。青青草,迷路陌。強帶酒、細尋前跡市橋遠,柳下人家,猶自相識。
【注釋】
①條風:東風,春風。《初學記》三《易通卦驗》:“立春,條風至。”
②前社客:指燕。春社為立春后第五個戊日,在寒食前。其時燕子已經歸來,故稱。
③油壁:油壁車。其車壁用油漆涂飾。
④又見二句:舊俗寒食禁火,至清明日暮,禁中取榆柳之火賞賜近臣。五侯,西漢成帝同日封諸舅王譚、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時為侯,世稱“五侯”。又,東漢桓帝時,宦官單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五人同日封侯,亦世稱“五侯”。
【評點】
王又華《古今詞論》引毛先舒:前半泛寫,后半專敘,蓋宋人多此法。如子瞻《賀新涼》后段只說榴花,《卜算子》后段只說鳴雁。周清真寒食詞后段只說邂逅,乃更覺意長。
程洪《詞潔》:空淡深遠,較之石帚作寧復有異?石帚專得此種筆意,遂于詞家另開宗派。
周濟《宋四家詞選》:“池臺”二句生辣,“青青草”以下反剔所不見。
俞陛云《宋詞選釋》:寫寒食寂寥情況,以“梁間燕”、“隔院香”襯托出之,不使一平筆。下闋強尋前跡,而紫陌人遙,雖門巷依依,不異蓬山遠隔。辭意之清永,如嚼水精鹽,無塵羹俗味也。
上一篇:吳文英《應天長(夷則商吳門元夕)》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范仲淹《御街行(紛紛墜葉飄香砌)》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