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菩薩蠻 梅雪》
銀河宛轉三千曲,浴鳧飛鷺澄波綠。①何處是歸舟,夕陽江上樓。天憎梅浪發,故下封枝雪。②深院卷簾看,應憐江上寒。
【注釋】 ①銀河:借指人間的江河。三千曲:極言流水拐彎之處很多。浴鳧飛鷺:語出杜甫《涪城縣香積寺官閣》詩:“小院回廊春寂寂,俗鳧飛鷺晚悠悠。”浴鳧:指戲水的野鴨;飛鷺:指飛翔的白鷺。②浪發:濫開。
【譯文】 眼前的江水啊,曲折蜿蜒地流向遠方。在澄澈的碧波里,野鴨子自在地戲水,白鷺在上空款款地飛翔。何處可以看見他乘坐的歸舟啊?我在江樓上久久凝望,只看見一輪西沉的夕陽。老天爺厭惡梅花開得太多太濫,故意下一場大雪來封住它的枝干。當他在深深的院子里卷起簾子觀望雪景的時候,想必應該掛念起我啊——我此刻遠望江面,忍受著靜寂和清寒……
【集評】 清·周濟:“‘天憎’二句,造語奇險。”(《宋四家詞選》)
清·陳廷焯:“美成《菩薩蠻》上半闋云:‘何處望歸舟,夕陽江上樓。’思慕之極,故哀怨之深。下半闋云:‘深院卷簾看,應憐江上寒。’哀怨之深,亦忠愛之至。似此不必學溫、韋,已與溫、韋一鼻孔出氣。”(《白雨齋詞話》卷一)
【總案】 這首精美的小令,其作法與風格源出《花間》。陳廷焯將它與溫、韋聯系起來,不為無見。上片“何處是歸舟,夕陽江上樓,”其意境蓋從溫詞“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云云化出,旨在寫思婦之念遠人。這本是濫熟的題材,但邦彥善于創新。“銀河宛轉”云云,以流水之長以形愁思之遠、以顯望眼欲穿之情,以喻心事之曲折綿渺。“天憎”二句,豈只“造語奇險”,彌見思婦心中之不平。更有余味的是結末二句,這是從對方落筆,寫思婦的癡情,說是:“他雖然回來不了,但他卷簾看雪時,會想念江邊冒寒遠盼的我”。這就把思婦的深摯可愛的相思之懷表達得更感人了。
上一篇:韋莊《荷葉杯》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溫庭筠《菩薩蠻》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