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陳康肅公堯咨①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嘗射于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耳。”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此與莊生②所謂解牛斫輪③者何異。
—— 《歸田錄》
〔注〕 ①陳康肅公堯咨:陳堯咨,字嘉謨,北宋真宗年間進士,官至翰林學士、天雄軍節度使,以善射知名,死后謚號康肅。②莊生:莊周,《莊子》作者。③解牛、斫輪:《莊子》中的兩個關于手藝純熟的典故。解牛指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應手而剖。斫輪指齊國輪匠回答齊桓公問斫輪之術,說是要不徐不疾,才能得心應手。
《賣油翁》是《歸田錄》中的名篇,它用生動有趣的故事,說明了“熟能生巧”這個為事實證明過千百次的道理。
整個故事突出“手熟”二字。所謂“手熟”,意思是說經過勤學苦練之后,手藝達到純熟精巧的地步。故事中說到的酌油和射箭,本來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件事,但是在需要“手熟”這一點上有其相同之處。賣油翁和陳堯咨,本來是在身份、地位、性格各方面都懸殊的兩個人,但是在掌握“手熟”這一點上有其相同之處。陳堯咨的盛氣凌人,賣油翁的泰然自若,對照何等強烈,而“油自錢孔入而錢不濕”與“發矢十中八九”,類比又是何等鮮明。故事以陳堯咨善射開頭,而關鍵人物卻是賣油翁,中心思想則是賣油翁一說再說的“手熟”。末尾一句“與解牛斫輪者何異”看似多余,實際上起著點明主題的作用。
上一篇:歐陽修《別滁》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歐陽修《南歌子》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