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查嗣瑮·賈太傅祠》原文賞析
陳書痛比秦庭哭,作賦情同楚奏哀; 已遣長沙憂不返,如何宣室召空回?身逢明主猶嗟命,天奪中年亦忌才。此日題詩還下拜,也如君吊屈原來。
這是一首懷古憑吊之作,查嗣瑮遭貶謫時,曾游長沙,謁賈誼祠,觸景感懷,遂作此詩。
首聯概括了賈誼的文才和忠君愛國之心。“陳書”,賈誼曾向漢文帝上《陳政事疏》。“秦庭哭”,指春秋時楚大夫申包胥因吳將滅楚,赴秦告急求救,秦不許。申包胥立于秦庭,哭七日七夜,秦哀公憐之,遂遣車五百乘救楚擊吳。事見《史記·伍子胥傳》。在《陳政事疏》中,賈誼痛陳“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等,表現其關切國事,痛心疾首的情況,與申包胥有共同之處。賈誼被貶長沙后,曾作《吊屈原賦》、《鵩鳥賦》等。和屈原的作品一樣,表現了悲哀的感情。開篇兩句寫得極為簡括全面,舉例貼切。
頷聯,寫賈誼的坎坷遭際: 被貶長沙時,為不能返回朝廷而憂愁; 被召回京師,似應喜悅,可是希望又復落空。《史記·賈生列傳》載:“長沙卑濕,自以壽不長,傷悼之”,故云“憂不返”;“宣室”是漢未央宮正室。賈誼在長沙四年,被召回朝廷,漢文帝在宣室接見他,但卻沒有任用他。兩句均為否定語式,前句用“不”,后句用“空”,寫出了賈誼的極不得志,及其感情的起伏變化,由失望到希望,復又失望。后句開頭以“如何”的問語形式,帶有疑惑不解的意味,表現了作者對賈誼的深深同情。
頸聯,嘆惜賈誼命短,無緣施展才華。“明主”,指漢文帝。舊史對漢文帝是頌揚的,稱其與景帝的統治為“文景之治”。所以,“生逢”句并非含有諷刺意味的反語,但句中“猶”字,卻透露出了作者的言外之意。即賈誼生逢明主,也就是說他生活在政治清明的朝代,尚且感嘆命運不濟;如果遇到昏君,那又將如何呢?這話寫得非常含蓄,表面似為賈誼惋惜,實則聯系自己的被貶遭際,流露了對時政,乃至雍正的微辭。
尾聯,抒發感情。吊古,一般都是為感今,本首亦如此。但并不明講,而是通過兩個動作:題詩、下拜。其中有對賈誼的尊敬、惋惜和同情,而更主要的是對自己無辜遭貶的憂憤與不平。結句“也如君吊屈原來”語頗淺直,似乎淡淡提及,卻起著強有力的勾連作用。賈誼吊屈原,作者吊賈誼,把相距上千年的三位人物聯在一起了,這就顯示了一個普遍的現象:在封建社會中,正直有才的知識分子的命運,往往是坎坷的。
這首詩偏于直述,缺乏形象的細節描繪,但作者運用貼切的典故,彌補了這一缺點,讀來還是相當感人的。
上一篇:古詩《袁枚·謁岳王墓》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張問陶·贈韓介堂廷秀同年時新選陜西平利縣》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