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朱彝尊·云中至日》原文賞析
去歲山川縉云嶺,今年雨雪白登臺??蓱z日至長為客,何意天涯數舉杯! 城晚角聲通雁塞,關寒馬色上龍堆。故園望斷江村里,愁說梅花細細開。
云中,古郡名,治所在今山西省大同市。根據詩中描寫的景象,這里“至日”知是冬至。康熙三年(1664),詩人往謁山西按察副使曹溶,在大同的萬物同春亭棲住。這首詩寫冬至日在云中過節的所見所感。
“去歲山川縉云嶺,今年雨雪白登臺?!笔锥鋵懥嗽娙诉B年天南地北地奔波??N云,縣名,在今浙江省南部。康熙二年(1663),朱彝尊曾在永康、麗水、縉云等縣游歷,并在縉云度過冬至。白登,山名,在今山西省平城縣東北三十里,山上有臺,即白登臺。此二句對偶相當工穩,且首句不押韻,這在七言律詩中不是常式。山川和雨雪,各自表現了浙江和山西的地理氣候特點??N云嶺和白登臺,也不一定是說詩人真的在縉云山中或白登臺上,而是借代,借一地之名勝泛指一地,這在古代詩文中常見。
頷聯是承首聯而來的詩人的感嘆: “可憐日至常為客,何意天涯數舉杯?!币坏蕉?,就意味著年關將近了。中國的傳統過年必須歸故鄉閹家團聚,詩人說日至常為客,弦外之意就是他屢屢異地他鄉獨自過年,故云可憐。而至日常為客,又是詩人所不愿意的,因此就有了下句,吳中習俗,冬至日需飲冬釀酒。詩人雖然不愿意,但也只能和家人天各一方遙相舉杯了。
既然和家人只能遙相舉杯,就顯得孤寂。孤寂又不甘寂寞,于是只能將感官集中到戶外的景象之中。頸聯前一句是耳聞: “城晚角聲通雁塞。”雁塞指雁門關,長城要口之一,在今山西省代縣。詩人聽到了云中城樓上的角聲和遠處雁門關的角聲連成一片。后一句寫目睹:“關寒馬色上龍堆?!瘪R色指維族人養的顏色相間的馬?!短茣せ丶v傳》: “馬色皆駁。”龍堆:白龍堆,新疆南路的戈壁沙漠。詩人看到了維族人乘馬踏上歸途。“晚”和“寒”,既是寫時間和節令,又是寫云中景物蕭瑟,以襯托尾聯的思鄉之情。
“故園望斷江村里,愁說梅花細細開?!贝硕涫侨姷木袼冢彩蔷杷?。透過北方肅殺之景,詩人極目遠望,企圖看見故鄉和親人,但是,故鄉實在大遙遠了,并不是人的目力所能及,故鄉既然在那看不到的江村里,那么,詩人似乎也害怕有人提起故鄉的梅花了,因為這會加重其鄉情。一“愁”字,給全詩定下了基調。這句原本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嫩蔬商量細細開。”
這是一首寫離愁別恨的名篇。沈德潛在《清詩別裁集》中評為“學北地高入杜陵,通著一氣,能以大力負之而趨?!本科渲阅苓_到如此之境界,當然是情真意切的結果。
上一篇:古詩《李攀龍·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范梈·京下思歸》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