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李東陽·游岳麓寺》原文賞析
危峰高瞰楚江干,路在羊腸第幾盤?萬樹松杉雙徑合,四山風雨一僧寒。平沙淺草連天遠,落日孤城隔水看。薊北湘南俱入眼,鷓鴣聲里獨憑欄。
李東陽成化八年從北京回湖南的路線,先是由北京沿運河乘船經山東到南京,然后由南京沿長江乘船到武昌,由武昌乘船經岳陽到長江,再由長江到茶陵。他在長沙逗留了一些時日,寫了一組詩,其中包括本詩在內。原詩四首,詩題應是《與錢太守諸公游岳麓寺四首,席上作》。本詩為四首之三。岳麓寺在岳麓山半腰。山門對聯“漢魏最初名勝,湖湘第一道場”。建于晉泰始四年(268),是長沙最早的一座佛寺。岳麓山本是勝地,又多遺跡可覓,諸如岳麓書院、望湘亭等。詩人選擇了岳麓寺,蓋以點帶面,岳麓山及其遺跡俱入詩中。這是詩人常用的藝術手法。
詩開頭兩句寫的就是岳麓山。岳麓山在長沙市湘江西岸,總面積八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二百九十七米。詩的首句用一“危”字,即突出了岳麓山之高之險,它俯瞰湘江,和“湘水天下碧”(李東陽《至長沙送別謝寶慶》)的湘江相映成趣。詩人在四首之一中也寫到了岳麓山:“衡岳地蟠三百里,群峰將斷復崔嵬”,和俯瞰湘江的另一名山——衡山連在一起,則岳麓山的雄姿更加清晰地展現在讀者的眼前。既多“危峰”,登山自難,羊腸小道崎嶇曲折,則可供游人走的路究在何處?山路難覓,又襯托了岳麓山的險峻。
頷聯的第二句中用“一僧寒”透露出岳麓寺的存在。有僧必有寺,有如說從前一位畫家依據“亂山藏古寺”的詩句畫一幅畫,畫家在畫出的亂峰之中添上一根旗桿就代表佛寺了。這和詩人的藝術有異曲同工之妙,由此也看到詩人精巧的構思。那么岳麓寺周圍的境況呢?周圍萬木蔥蘢,兩處幽徑在此會合。人們形容岳麓山碧峰屏開,層巒聳翠,蓋源于覆蓋于其上的蒼松翠柏所致。“一僧寒”特別值得玩味。岳麓寺的僧不會只有一個,他就是僧侶的代表了。著一“寒”字,則表示著僧侶的處境。他們出了家,并不意味著不會受到風風雨雨的打擊。總之,為僧也是不容易的。
本詩后四句寫詩人在岳麓寺張望,目力所及,為另一天地:平沙淺草,孤城落日,薊北湖南,由遠及近,由近及遠,盡收眼底。這一同為空間的自然,就范圍說,是加大加寬,我們可以看到作者是怎樣地熱愛著大自然的一切,熱愛著祖國的山山水水。當他縱目眺望之時,他是充滿著這種真情實感的。詩人的真情實感我們又在“鷓鴣聲里獨憑欄”句中看到他的延伸和升華。雖不若杜甫之“戎馬關山北,憑欄涕泗流” ( 《登岳陽樓》)那樣深切動人,卻也包含著作者的人生感慨和今昔之嘆。從本詩和其他三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寫的“北海書存誰問價,少陵詩罷獨憐才”,“荒蕪舊基俱寂寞,斷碣殘篆失分明”等詩句所流露出的這類感情。而在《至長沙送別謝寶慶》這首詩中則有 “湘南近凋瘵,嘆息為蒼生”之句,那么更接近于詩人“獨憑欄”時所思所想了。
上一篇:古詩《龔鼎孳·游七星巖》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宋湘·湖居后十首》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