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民歌·開元宮女詩》原文與賞析
沙場征戍客,寒苦若為眠。戰袍親手作,知落阿誰邊?蓄意多添線,含情更著棉。今生已過也,重結后生緣。
唐代開元年間,國勢強大,對外用兵多。一些士人把投筆從戎、立功邊塞,視為實現理想抱負、謀取官位的一條重要途徑。然而百姓卻無此福分,被迫征調到邊塞戍邊與作戰,拋家舍業,淚別雙親,訣別情人。成為當時社會一大問題,人人關注,日夜懸想。于是宮女在為去邊塞的將士絮作寒衣,不免引起共鳴與感觸。士卒老死邊塞,宮女幽閉深宮,埋葬平生,悲慘難抒。于是把此詩縫在戰袍上,向遠方征人傾訴心曲。
詩句格調悲苦,情意纏綿,但韻味深長,彷佛在頻頻送情,以血寫書,令人心顫。
詩的開端,開門見山,捧出愛心,盡管其為泛指士卒群體。在邊塞征戍之士卒,離家萬里,客居在荒涼與腥風血雨的戰場上,日夜寒苦,單衣饑渴,怎能入睡呢。想象實在,體貼入微,仿佛宮女日夜伴隨征人,親歷其苦,為士卒呼叫不平。宮女雖不能從軍邊塞,但卻糅進了自己緊鎖深宮的悲涼寂寞的苦情。由此而引發詩的三、四兩句,為征人親手作戰袍,一針一線剪裁刀尺,無不寄托著愛心與苦情。深夜撫袍捫心自問,這件戰袍究竟能落在何人之手。暗示出穿袍之人能否理解自己的心,感受到自己的深情。這兩句詩把詩的感情推進了一步,展示出心理矛盾,也把讀者引入了戰袍的去向的深廣境界,去聯想,去探索。
詩的五、六句陡然回轉,決意作好戰袍,著意多添針線,密密縫制,經穿耐久,使所愛的人免受寒苦,含情更絮重棉。
結尾從幻想、想象而折回現實,盡管穿上自己親手縫制戰袍,恐怕他也難以活著回來。不免陷入痛苦的思索之中,一個“今生”句,了卻痛苦身世。“重結”一句卻又披開云霧寄托未來,在來生之時再圓這姻緣美夢。
小詩言淺意深,情真思苦,耐人尋味。
上一篇:《魏晉南北朝民歌·建興后江南謠歌》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宋代民歌·歸州竹枝詞》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