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庭筠·清平樂》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
其一
上陽春晚②,宮女愁蛾淺③。新歲清平思同輦④,怎奈長安路遠⑤。鳳帳鴛被徒熏⑥,寂寞花鎖千門⑦。競把黃金買賦,為妾將上明君⑧。
【注釋】
①《清平樂》:唐教坊曲名。非指清調平調。《全唐五代詞·箋評》:“按《清平樂》為南詔樂調。當時南詔有清平官,司朝廷禮樂等事,相當于唐朝宰相。《清平樂》當源于清平官。”又《清平樂》,為詞調名首見于此。《碧雞漫志》卷五:“歐陽炯稱:李白有應制《清平樂》四首。”此處引稱李白 《清平樂》,當系 《清平調》之誤。別名 《破子清平樂》、《清平樂令》、《憶夢月》、《醉東風》。②上陽 :唐代宮名。在洛陽禁苑之東,東接皇城之西南隅,上元中置。李白 《上皇西巡南京歌》:“柳色未饒秦地綠,花光不減上陽紅。”③ “宮女”句:暮春時節,宮女們帶愁的蛾眉黛色已淡薄。愁蛾,指帶愁的蛾眉。④ “新歲”句:新的一年來到,正是太平日子,宮女們都盼望與皇帝同車游覽。清平,世道太平。輦,《通典·禮典》:“夏后氏末代制輦,秦為人君之乘,漢因之。”漢以后,天子所乘之車稱輦。⑤ “怎奈”句:沒有辦法啊,長安離上陽路途遙遠。怎奈,怎能奈何,沒有辦法的意思。⑥ “鳳帳”句:指繡有鳳彩的羅帳,繡有鴛鴦的錦被即使熏香也枉然。徒,空,白白地。⑦ “寂寞”句:指花枝封住了重門,門內無限寂寞。⑧ “競把”二句:指爭著拿黃金去買辭賦,請為她呈送給英明的君王。黃金買賦:司馬相如《長門賦序》:“漢武帝陳皇后,時得幸,頗妒。別在長門宮,愁悶悲思,聞蜀郡成都司馬相如天下工為文,奉黃金百斤,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辭。而相如為文以悟主上,陳皇后復得親幸。”這里用此典故,表示宮女的愁苦以及她們的愿望。
【評點】
這是一首寫宮怨的詞。
在封建社會里,由于統治階級的荒淫,成千成萬的青春女子被幽禁在后宮中,消磨了寶貴的青春和人生,宮怨詩詞在當時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
這首詞的上片寫宮女春晚愁容,以及新的一年給她們帶來的新的希望和失望。
下片寫她們孤獨、寂寞的環境,純是以物寄怨。鴛被徒熏,宮門重掩,花感寂寞,人何以堪! “競把”句寫其最后的希望與掙扎,飽含著淚水。
其二
洛陽愁絕,楊柳花飄雪①。終日行人恣攀折②,橋下水流嗚咽。上馬爭勸離觴,南浦鶯聲斷腸③。愁殺平原年少,回首揮淚千行④。
【注釋】
① “洛陽” 二句:暮春之時,洛陽城內,楊花柳絮如雪飛舞,青年見景生情,愁思至極。② “終日”句:來往行人,從早到晚,都隨意攀枝折柳,以贈離別。③ “上馬”句:在將行時,爭著勸酒,表示送別之意;南浦傳來了鶯啼聲,聽了更加傷心。離觴,指離別的酒。觴,指酒杯。南浦,泛指離別之地。浦,是水邊的意思。江淹《別賦》:“送君南浦,傷如之何。”④ “愁殺”二句:由于離別而使青年十分悲傷,依依不舍,回首相顧,淚流縱橫。愁殺,表示愁到極點。平原,戰國時趙邑,即今山東省平原縣。燕趙古多慷慨悲歌之士,故常揮淚惜別。
【評點】
這首詞寫離別,卻不同于溫詞中大多數以女子為主人公的離別之詞,此詞寫得 “悲壯而有風骨,不類兒女惜別之作”(丁壽田 《唐五代四大家詞》甲篇)。
上片第一句點明地點,立出主腦。第二句交代時節,烘托環境,春殘時暮,物候感人。終日行人折柳送別,更用嗚咽流水渲染離愁氣氛。
下片寫惜別留飲。“上馬”言分別在即,“爭勸”言情深意厚,“南浦”言已分別,“鶯聲”言離情痛楚。最后點出不忍離去之狀,與“愁絕”相應。
《白雨齋詞話》評點 :“上半闕最見風骨,下半闕微遜。”
《溫庭筠·清平樂》花間集鑒賞大全
上一篇:《皇甫松·浪淘沙》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
下一篇:《孫光憲·清平樂》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