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奇
【作者介紹】
楊士奇(1365—1444),初名寓,以字行,泰和(今屬江西)人。建文初,以才薦入翰林院,充《太祖實錄》編修官?!秾嶄洝吩浫?,士奇前后依違改削,曲筆阿旨。其與黃淮、金幼孜等所修《太宗實錄》,亦多失實處。
洪熙時擢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宣德、正統時,與楊榮、楊溥,同掌樞政,稱為三楊。士奇卒后,贈太師,謚文貞。有《東里文集》。
三楊都是臺閣重臣,故稱他們詩文為臺閣體,并沿為流派。洪武后期至正統初,政局較為穩定,三楊歷仕四朝,備受寵遇,位極人臣,保泰持盈,詩文亦溫文平正,多富貴福澤之氣。然而平穩至極,就缺乏鋒棱,流于庸淺,多飾語而少心聲。
士奇為人,謹慎小心,明哲保身。曾作《寄長兒韻語》三十首,內容寫服官京師四十年,歸家亦只四十日,親朋都來訪問,因作詩給他長子,“七十五歲老人愛子之心,悉具此楮”。這中間,該有多少悲歡離合的至情實感出自肺腑,可是他在之二中云:“禹拜善言登圣域,仲由有過喜聞之。七字嘉言常佩服,道吾惡者即吾師?!敝疲骸吧瓕O子比明珠,總是先公積慶余。佳婦佳兒勤善行,免教貽累及諸雛。”詞意竟同《太上感應篇》。又如《書周益公所題湯氏別業》末云:“傳世文章高世節,湯家千歲有光輝?!币膊幌裨挕?/p>
朱彝尊《靜志居詩話》卷六,對二楊沒有多大評論,對士奇只說“東里優游按衍,諸體皆蘊藉可觀”,下即引士奇《自序》語:“古之善詩者,粹然一出于正,用之鄉閭邦國,皆有裨于世道?!嘣缥绰劦?,既溺于俗好,又往往不得已而應他人之求,即其志之所存者無幾也?!辈⒃u云:“亦可謂能自訟矣?!彼朴型穸S之意。
王世貞《藝苑卮言》卷五,說楊詩“如流水平橋,粗成小致”。還算得體。
上一篇:《擔夫謠》明代詩賞析
下一篇:《林鴻》明代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