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子游赤壁圖①
垂老黃州客②,高秋赤壁船③。三分留古跡④,兩賦到今傳⑤。落日寒江動,青天斷岸懸。畫圖誰省識⑥?千載尚風煙⑦。
①赤壁,三國時用兵之赤壁,有五說,即漢陽、漢川、黃州、嘉魚、江夏,以江夏、嘉魚較為有據。江夏即今湖北武昌西之赤磯山,嘉魚在今蒲圻西北,但此二說今尚無定論。蘇軾所游之赤壁為黃州赤鼻磯。從他《前赤壁賦》中“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懷古》詞中“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二語來看,也只是依照當時世俗傳稱,并非不知道三國用兵的赤壁在他處。但以赤鼻磯為用兵之赤壁,詩歌中早已有之,如杜牧《齊安郡晚眺》即有“可憐赤壁爭雄渡,唯有蓑翁坐釣魚”語,齊安即黃岡(黃州治所)。本詩作者也是這樣。 ②“垂老”句,蘇軾游赤壁時為四十九歲,在古人認為已是垂老。黃州,今湖北黃岡。 ③“高秋”句,蘇軾第一次游赤壁在元豐五年(1082)七月,第二次在同年十月。 ④三分,指魏、蜀、吳鼎立。 ⑤兩賦,指前后《赤壁賦》。 ⑥“畫圖”句,用杜甫《詠懷古跡》之三的“畫圖省識春風面”句意。省,解知。 ⑦風煙,猶言風光,風物。
【說明】 赤壁本非名勝,但因孫曹鏖兵而著名。千載之后,又經逐臣蘇軾的遨游與題詠而起吊古之感、滄桑之思,赤壁自此成為歷史上的古戰場,詞客們的好題材。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強虜灰飛煙滅,畫圖也已佚失,只有兩賦,至今依然萬口傳誦。
上一篇:《經下邳》明代詩賞析
下一篇:《袁中道》明代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