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劇曲鑒賞辭典·清代劇曲·清代傳奇·黃燮清《帝女花·觴敘》原文與翻譯、賞析
(生旦攜手,侍女滿漢裝隨行上) (旦)
【北中呂·粉蝶兒】 簾幕秋涼,畫眉痕,舊時宮樣。倩寒波,替照新妝。病豐神,愁影子,鏡中搖飏。步轉衣香,恁西風,吹來鬢上。
【南泣顏回】 提起便心傷,十六年中苦況。勘除夢幻,早拼祝發空王。恁蠶絲未盡壽陽梅,再現優曇相。溯前情異樣酸辛,(掩淚介) 到今朝才能依傍。
(生為旦拭淚介) (丑侍女送酒) (生旦并坐對飲介) (生) 公主!
【北石榴花】可憐你裊亭亭寬透玉羅裳,鎮日價珠淚洗紅妝。俺與你銀尊同泛碧霞觴。良辰有限,暫解回腸。況且你一副瘦身裁,怎能擔得愁千樣?花前酒后,要尋歡暢。(照杯介) 雖則是變滄桑,雖則是變滄桑,風和月仍無恙。權抵做舊時歌舞北花房。(旦) 想起那甲申之變,兀的不心痛欲碎也呵。
【南泣顏回】 那時殺氣滿陳倉,帝后殘尸血葬。香消半臂,癡魂同見高皇。死灰未冷,苦韶華,偏要閻羅賞。愧西門殺賊秦休,趁東風來嫁周郎。
(生起立作勢唱介)
【北斗鵪鶉】猛想起鬧紛紛蟻潰蜂屯,鬧紛紛蟻潰蜂屯,亂攘攘狐群鼠黨。不能做烈轟轟柴紹提軍,氣昂昂淮陰拜將。只看著紫燕黃鸝泣上陽,累了你花一朵受風霜。到今日呵,剛落得恨悠悠精衛煩冤,恨悠悠精衛煩冤,苦凄凄姮娥小像。(旦)記那日呵!
【南撲燈蛾】血盈盈胭脂染繡袍,夢沈沈絲靈透羅幌。云漠漠夜臺隨風去,雨綿綿落花催葬。(生插白) 可有藥餌醫治? (旦)遠迢迢兔兒藥臼,冷清清月魄墮微茫。(生)后來如何蘇醒? (旦) 閃搖搖慈悲一現,惜惺惺,把旃檀燒做返魂香。(生攜旦緩步介)
【北上小樓】呀,你看那芙蕖底文鴛兩,梧桐底么鳳雙。俺與你下了香階,扶上紅橋,繞轉回廊,看著你態倦眉顰,看著你態倦眉顰,鬟寒肩瘦難勝偎傍,只好做天仙供養。(內作風聲,旦怯顫,侍女扶介) (旦)妾病矣。
【南撲燈蛾】 悶悶的無聊感傷,忽忽的無端惆悵。蕭蕭的秋影涼,懨懨的春夢長。當不起淅淅颯颯,驚風兒送響。(生插白) 可要安寢否?(旦) 眼睜睜無須睡鄉。(生)難道有些醉了么? (旦) 事了了醒透肝腸,事了了醒透肝腸。只覺得酸酸楚楚,難言病樣。瑟瑟的殘魂,恐逐杜蘭香。
(生扶旦行介)
【南尾聲】好夫妻半載相依傍。(旦)素女秋寒不耐霜。(生)還望那夢里瞿曇,替他除病障。
吳梅評論黃燮清的戲曲作品說: “倚晴樓六種 (按: 指倚晴樓七種曲中的六種傳奇),韻珊諸作,《帝女花》、《桃溪雪》 為佳,《茂陵弦》次之,《居官鑒》最下,此正天下之公論也。” ( 《吳梅戲曲論文集》 184頁)
《帝女花》作于道光十二年(1832),取材于明末清初史實,并加以虛構。所謂帝女花,即明崇禎皇帝的女兒坤興公主,名叫徽娖,許嫁給太仆公子周世顯,官駙馬都尉。此劇寫李自成起義軍由居庸關進兵,攻入北京,崇禎皇帝在自盡前逼周皇后自縊,又持劍砍殺坤興公主,因手軟只砍傷她的右臂。周皇后之兄周鐘把公主救起,抬回府中,傷愈后在北京彰義門外維摩庵中帶發修行。清朝占據北京后,公主上表請求削發為尼,清廷不準公主削發,派人找到駙馬周世顯,使他們夫妻團圓。后來公主因病早逝,葬于彰義門外,謚號為長平,后世稱她長平公主; 又因她是崇禎皇帝的長女,又稱長公主。此劇情節多據史實,但寫公主和駙馬原為天界散花天女和侍香金童轉世,死后皆重歸天界,則落入蔣士銓、沈起鳳等人的作品的俗套。由于此劇涉及明清之際重大歷史事件,而且曲文佳美,因此撰成后流傳甚廣,孫恩保在《桃溪雪》劇前的題詞中特別提到 《帝女花》 劇 “日本人咸購誦之”,可見它傳播之遠。
楊恩壽 《詞余叢話》卷二論及 《帝女花》,把它和董榕的 《芝龕記》 相比,認為 《芝龕記》 中有《感徽》一出寫崇禎皇帝的長公主,但 “不甚周備”,而黃燮清的《帝女花》專寫長公主事跡,“本末較詳,詞筆逼近藏園 (蔣士銓),非《芝龕》可同日語也”。又說: “長平憂患余生,雖沐殊恩,重諧佳偶,而橋陵弓劍,故國河山,觸目興悲,自多苦語。余愛寫長平處,愈熱鬧,愈凄涼,瑟柱琴弦,但覺商音滿指。” 他特別錄出劇中第十五出 《觴敘》 中的 【粉蝶兒】、【泣顏回】 (2支)、【撲燈蛾】 (2支) 共5支曲子的全文。楊恩壽如此贊賞《帝女花》,足見此劇感人之深。因此,本書特選出 《觴敘》 一出的幾段曲詞,略加賞析。
《觴敘》 是寫入清之后、長公主和周世顯亂后重逢并結為夫妻、二人在府中飲酒敘話的一場戲。一開始,生旦攜手登場時有侍女身著滿漢兩種服裝隨行侍候,可見此時已經改朝換代,他們已不是明朝的公主和駙馬,而是清朝的臣民了。交代這一層意思,已給讀者一種沉重的滄桑之感。公主所唱【粉蝶兒】 一曲,點出眼前的季節是秋天,涼氣入幕,西風蕭瑟,公主的梳妝打扮還是明朝宮廷式樣,但她在經歷了國破家亡的亂離之后,精神受到強烈的刺激,身體也變得衰弱,加上患病和憂愁,更顯面容消瘦,心力疲憊,面對秋光,倍覺凄苦。當周世顯說起二人在劫難過后得沐新朝隆恩,終成眷屬,這也算是不幸中之萬幸,值得欣慰的了。但是,公主在痛定思痛之時,終究難以消除噩夢的陰影,不由得百感交集。她唱的 【南泣顏回】 一曲就表現了這樣的心情。回想起自己十六年來的經歷,生在帝王之家,又逢亡國之世,種種辛酸,一言難盡。早已打算削發為尼,遁跡空門,卻難以做到。如今雖然夫妻團圓相守,但思前想后,畢竟難止傷心之淚。
此時,能夠撫慰公主身心創傷的人只有周世顯了。他為公主拭淚,又讓侍女安排酒席,與公主一同飲酒談心。【北石榴花】 一曲是周世顯所唱。他看到公主病體支離,淚痕不干,甚覺可憐,他要與公主一同飲酒,以酒暫解悶懷。同時他以言語勸慰,讓她排遣愁緒,放寬心胸。他主動和公主碰杯,調和氣氛,欲以此引逗起公主歡樂的情緒。但是,任憑周世顯百般解勸,公主的憂愁一直無法消除,尤其是她想到甲申國變時父皇舉劍殺她的那一幕情景,仍然心痛欲碎。她唱的第二支 【南泣顏回】 曲子,又情不自禁地敘起當時的可怕場面。起義軍就要進城,皇宮內外殺氣騰騰,父皇和母后都已殞命,自己僅存斷臂茍延殘喘。她恨自己不能像東漢時燕王妻秦女休那樣在鬧市殺人為宗親報仇,現在還茍活于世嫁為周郎之妻真感到羞愧。
公主的這番言詞,激起周世顯的男兒氣概。他唱出 【北斗鵪鶉】 一曲,傾吐胸中蘊含的憤激。在明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并起而明朝大廈將傾、無木可支的時候,自己身為男子也沒有轟轟烈烈地干一番事業,既不能像唐高祖李淵的駙馬柴紹那樣統兵立功,也不能像漢高祖劉邦的大將韓信那樣拜將封侯,如今卻讓妻子悲悲戚戚、怨恨不已,自己也太無能了。周世顯的自責之詞,也在情理之中,對于緩解公主的情緒或許產生一定的作用。因此,當周世顯再向公主勸飲時,公主以不勝杯杓而推辭了。
于是,周世顯讓侍女撤去酒肴,他與公主攜手散步,觀賞庭院中秋色。這時,周世顯看到公主斷臂處的紅色斑痕,不由得心疼起來。公主唱出 【南撲燈蛾】 一曲,又回憶起她斷臂之后的種種苦楚。當時她左臂被砍傷,血染繡衣,疼痛昏迷,不省人事,就像是被狂風暴雨摧折的殘花,幾乎就要凋謝了。周世顯問起求醫救治的情形,公主對當時如何用藥、如何包扎茫然不知,只是到蘇醒之后才意識到已成殘廢的可怕而可悲的現實。周世顯感慨萬分,他對公主說,既然大難不死,又得夫妻重聚,可見兩人的姻緣是前生注定、天意促成的,因而是值得珍重的。他唱出【北上小樓】 一曲,把同公主的結合比做鴛鴦同宿、鳳凰于飛,如今相依為命,但愿地久天長。他要用真摯而忠誠的愛心,盡力去熨貼公主舊日心靈的傷痕。
但是,公主的身心創傷實在太深重了。這是歷史的、家世的、命運的多重因素加于一個柔弱女子的創傷,是永遠不可能消除的。夜風吹來,秋寒侵骨,公主直打冷顫,自感疾病又生。她唱的第二支 【南撲燈蛾】 曲子就表達了她此時痛苦的感受。悶悶的感傷,忽忽的惆悵,懨懨的夢境,颯颯的風聲,楚楚的病態,瑟瑟的殘魂,這一連串的意象,也似乎是一連串的幻覺。她精神迷亂,恍然若失,但那滴血的往事卻歷歷如在眼前,拂之不去,自己虛弱至極的病體,已不可承載那巨大的悲傷了。周世顯見公主這般模樣,十分憐憫,又十分無奈。只好扶她回房安寢。【南尾聲】 一曲,是此出結束時二人輪唱。周世顯說起夫妻結合剛剛半年,但公主卻心病與身病交加,狼狽不堪,他只有寄希望于佛祖保佑了。
以上所選本出的數支曲子,極力刻畫長公主對于往事的慘痛記憶和她病體的虛弱,令讀者掩卷遐思,感慨不已。這樣的描寫也是為后面的情節造勢。此后,周世顯請醫士崔名顯給公主治病,崔名顯說“傷心病難醫”,不久公主就病重而死。《觴敘》 一出在公主所唱第二支 【南撲燈蛾】 處有眉批云: “病源盡此數語,難言之恙,扁鵲望而卻步,何況庸醫?” 可見,作者在此出中已表現出公主的傷病確是不治之癥。醫士無方,佛祖不靈,公主只有以死結局。大明朝最后一位皇帝的大女兒未直接死于父皇之手,實際上也是死于父皇給她造成的劫難,這是她個人的悲劇,也是歷史的悲劇。
上一篇:《巧團圓·書帕》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異夢記·被擒》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