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草不黃
何草不黃(1)!何日不行(2)!何人不將(3)!經營四方(4)。 何草不玄(5)!何人不矜(6)!哀我征夫(7),獨為匪民(8)! 匪兕匪虎(9),率彼曠野(10)。哀我征夫,朝夕不暇(11)。 有芃者狐(12),率彼幽草(13)。有棧之車(14),行彼周道(15)。
【譯詩】什么樣的草不曾枯黃?哪一天不在曠野中延宕?哪個人不在異鄉中彷徨?都是為著他人而奔波四方!哪里的枯草不是由黃而變玄?哪一個人不是流浪的單身漢?可憐我們這些行役的人們!偏偏不拿我們當作人看!我們既不是兕牛,也不是老虎,奈何長期滯留在這曠野之中?可憐我們這些行役的人們!披星戴月,片刻之時也不得閑松!我們又不是尾毛蓬蓬的狐貍,為什么長久逗留于深深的草萊!我們又不是棚子高高的役車,為什么年復一年地在大道上徘徊?
【解析】《詩序》說:“《何草不黃》,下國刺幽王也。四夷交侵,中國皆叛,用兵不息,視民如禽獸。君子憂之,故作是詩也。”。余冠英以為此役夫系指兵士,與《序》說意合,亦頗有道理。《詩序》所說“四夷交侵,中國皆叛,用兵不息”,確是事實。周王朝禮崩樂壞之勢,已成定局。人心失盡,士兵厭戰,“詩境至此,窮仄極矣!所謂‘亡國之音哀以思’者也。”(方玉潤)朱公遷云:“自《菀柳》至此,其詩多似《風》體,《雅》降而為《風》,其亦有漸歟?”此詩確似《國風》之體,故疑作者也非如《詩序》之所謂“君子憂之”,乃是役夫自憂之作,則尤合情理。詩人以兕虎自況,以棧車喻其處境,“獨為匪民”一句,在爭自家之人格,有自由解放之欲念,是為可貴。
上一篇:經典《伯兮》詩詞解析
下一篇:經典《候人》詩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