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日兮辰良(1),穆將愉兮上皇(2)。撫長劍兮玉珥(3),璆鏘鳴兮琳瑯(4)。瑤席兮玉瑱(5),盍將把兮瓊芳(6)。蕙肴蒸兮蘭藉(7),奠桂酒兮椒漿(8)。揚枹兮拊鼓(9),疏緩節(jié)兮安歌(10),陳竽瑟兮浩倡(11)。靈偃蹇兮姣服(12),芳菲菲兮滿堂(13)。五音紛兮繁會(14),君欣欣兮樂康(15)。
【譯詩】選個吉利日子,選個好時辰,恭恭敬敬地祭祀至上的天神。手握著長劍嵌玉的劍柄,佩玉擊撞,發(fā)出悅耳的聲音。鋪上草的席子,用玉石壓穩(wěn),供設的香草散發(fā)著撲鼻的芳芬。蕙草包著祭肉,更墊著蘭草,芳香的美酒斟滿了金尊。舉起鼓槌,輕輕地擊鼓,疏放的拍節(jié)配合輕緩的歌吟。一時竽瑟齊奏,激情高漲,歌喉頓時抒放,響遏行云。芳香的氣味散滿了堂室,艷妝的巫女舞動著腰身。琴聲伴著鼓點,五音大作,愿你安祥欣慰,可敬的天神!
【解析】東皇太一就是楚人的上帝。人們祭祀上帝,心情格外虔誠。祭神的目的是為了祈福,于是,這祭神表現(xiàn)了人們追求幸福的強烈愿望。就此而言,這也是一種積極的行為。不是神造了人,而是人造了神。人之造神是祈望有一種公正的力量主宰世事,遏制邪惡,祛除災禍,以保世界的安寧。楚人多巫風,巫是人與神之間的媒介。巫之降神,神之降與不降無關重要,重要的是人的心靈得到安慰。遠古時代,以歌舞祭神又無疑是一種人們歡樂聚集的文化娛樂活動。娛神,實際上是娛人。
上一篇:經(jīng)典《東方未明》詩詞解析
下一篇:經(jīng)典《中秋月》詩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