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亭
杜 甫①
坦腹江亭暖,長吟野望時。
水流心不競,云在意俱遲。寂寂春將晚,欣欣物自私。江東猶苦戰,回首一顰眉②。【注釋】
①杜甫:見《望岳》。
②“江東”一聯,又作“故林歸未得,排悶強裁詩?!?/p>
【詩本事】
這首詩寫于肅宗上元二年(761),杜甫居于成都草堂,生活暫時比較安定,他的詩里多了一種靜幽的禪意,但由于戰事未平,其憂國憂民的情懷不減。
【賞評】
詩的前四句,閑適靜幽的山水禪意較濃。佇立江亭,春色明媚,陽光煦暖,不禁環顧長吟?!八鳌币宦摳憩F出物我一如的超曠意境?!八餍牟桓偂保绱颂咸?,好像為了什么事情爭著向前奔跑;而我此時卻心情平靜,無意與流水相爭。“云在意俱遲”,是說白云在天上移動,那種舒緩悠閑與我此時的閑適心情全無兩樣。王維有“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歸嵩山作》)之句,是說自己本來心中寧靜,從靜中看出了流水、暮禽都有如向自己表示歡迎、依戀之意;而杜甫這一聯則從靜中得出相反的感想,“水流心不競”,本來心里是“競”的,看了流水之后,才忽然覺得平日如此恓恓惶惶畢竟無謂,心中陡然冒出“何須去競”的念頭來。后兩聯更是進一步揭示詩人杜甫的本色?!凹偶糯簩⑼怼?,帶出心頭的寂寞?!靶佬牢镒运健保嘎读吮姌s獨瘁的悲涼。這是一種移情入景的手法。晚春本來并不寂寞,詩人此時處境閑寂,自然覺得景色也是寂寞無聊的;眼前百草千花爭奇斗艷,欣欣向榮,然而都與己無關,引不起自己的欣悅,所以就嗔怪春物的“自私”。詩人雖然避亂在四川,暫時得以“坦腹江亭”,到底還是忘不了國家安危,因此詩的最后就不能不歸結到“江東猶苦戰,回首一顰眉”,又陷入滿腹憂國憂民的愁緒中去了。
【詩評選輯】
①清·仇兆鰲《杜詩詳注》:有淡然物外,優游觀化意。(按:“指水流心不競,云在意俱遲”句)
②宋·張九成《心傳錄》:陶淵明辭云:“云無心而出岫,鳥倦飛而知還?!倍抛用涝疲骸八餍牟桓?,云在意俱遲。”若淵明與子美相易其語,則識者往往以謂子美不及淵明矣。觀其云“云無心”,“鳥倦飛”,則可知其本意;至于“水流”而“心不競”,“云在”而“意俱遲”,則與物初無間斷,氣更混淪,難輕議也。
③宋·葉夢得《石林詩話》:杜子美云:“水流心不競,云在意俱遲。”吾嘗三復愛之?;蛟唬鹤用腊材苤链耍渴欠侵用勒?。方至德、大歷之間,天下鼎沸,士固有不幸罹其禍者。然乘間蹈利,竊名取寵,亦不少矣。子美聞難間關,盡室遠去,乃一召用,不得志,卒饑寒轉徙巴峽之間而不得,終不肯一引頸而西笑。非有“不競”、“遲留”之心安能然?耳目所接,宜其了然自會于心,此固與淵明同一出處之趣也。
上一篇:《水檻遣心二首(其一)》禪思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江雪》禪思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