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呂·一枝花〕喜雨
〔一枝花〕用盡我為民為國心,祈下些值玉值金雨,數年空盼望,一旦遂沾濡(1)。喚省焦枯(2),喜萬象春如故,恨流民尚在途。留不住都棄業拋家,當不的也離鄉背土(3)。
〔梁州〕恨不的把野草翻騰做菽粟,澄河沙都變化做金珠,直使千門萬戶家豪富,我也不枉了受天祿。眼覷著災傷教我沒是處,只落的雪滿頭顱(4)。
〔尾聲〕青天多謝相扶助,赤子從今罷嘆吁(5)。只愿的三日霖霪不停住(6),便下的來當街似五湖,都淹了九衢,猶自洗不盡從前受過的苦。
【解析】達篇套數由〔一枝花〕、〔梁州〕、〔尾聲〕三曲組成,屬南召宮,是張養浩在陜西治旱救災時的作品。〔一枝花〕曲表達作者在久旱逢雨時的亦喜亦憂的心情。他為久旱得雨,萬象春醒而感到由衷喜悅,但也為農民棄業拋家,離鄉背土,流亡在外而感到憂慮。他為流離失所的農民的苦難擔擾,也為怕失去雨后整理田園的生產時機而不安。而這一切又都出自于作者的“為民為國心”。〔梁州〕曲表達作者的恢復發展農業生產,使廣大農民擺脫貧困的理想愿望。他從正直的封建官僚的立場出發,表現了對人民不幸生活的同情,是難能可貴的。但是,在政治腐敗的元王朝,個別正直官僚的救國拯民的理想是無法實現的,所以作者面對混亂嚴重的災傷也無能為力,只落得個白發滿頭的結局。〔尾聲〕曲是表達作者對霖雨的祈禱。他希望甘霖不止,使百姓豐收,擺脫苦境。全篇反復鋪陳作者久旱得雨時的心情感觸和理想愿望,表現了作者對農民苦難的同情、對農業生產的憂慮,對國家命運的關切,表現了一個正直的封建官僚的思想狀況。通篇直抒胸臆,不加雕飾;反復鋪陳,淋漓盡致;以“喜雨”為題,抒寫作者憂民憂國的情懷,感情真摯強烈。表達久旱得雨時亦喜亦憂心情真切感人,以旱情嚴重時的焦慮襯托雨后的喜悅,比襯更加鮮明。本篇是體現張養浩散曲積極主題和創作風格的代表作品。
上一篇:經典《〔南呂·一枝花〕詠懷》詩詞解析
下一篇:經典《〔南呂·一枝花〕怨雪》詩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