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姜夔·霓裳中序第一》
姜夔
丙午歲,留長沙,登祝融①,因得其祠神之曲曰: 《黃帝鹽》、《蘇合香》。又于樂工故書中得商調 《霓裳曲》 十八闋,皆虛譜無辭。按沈氏樂律 《霓裳》 道調②,此乃商調。樂天詩云: “散序六闋③,此特兩闋,未知孰是? 然音節閑雅,不類今曲; 余不暇盡作,作 “中序” 一闋傳于世。余方羈游,感此古音,不自知其辭之怨抑也。
亭皋正望極,亂落江蓮歸未得④。多病卻無氣力,況紈扇漸疏,羅衣初索⑤。流光過隙,嘆杏梁、雙燕如客⑥。人何在?一簾淡月,仿佛照顏色⑦。幽寂,亂蛩吟壁,動庾信、清愁似織⑧。沉思年少浪跡,笛里關山,柳下坊陌⑨。墜紅無信息,漫暗水、涓涓溜碧⑩。飄零久、而今何意,醉臥酒壚側(11)。
【鑒賞】 此詞寫羈旅之愁和相思之苦。
上闋寫詞人觸景生情,勾起了相思。“亭皋正望極,亂落江蓮歸未得。”這兩句寫詞人獨立亭臺,舉目四望,只見池中紅蓮花已經凋謝零落。這凄涼破敗的景象怎不讓人思歸懷舊! 怎不讓人渴望重聚首! 但又偏偏 “歸未得”,此痛何極! 一個“極” 字,把詞人對所戀女子的思念之情寫到深處,“亂落” 二字既是寫景,也是表達詞人內心的狂亂愁苦之情。“多病卻無氣力,況紈扇漸疏,羅衣初索。流光過隙,嘆杏梁、雙燕如客。” 這幾句,是感嘆詞人近來染病在身,體弱無力,現在天氣轉涼,單衣、紈扇都收起來了。這時光真如白駒過隙啊! 可嘆那梁上燕子也像客居的旅人,準備南飛了。詞人盡情抒發他羈旅異鄉的落寞心情。天涯孤旅已經讓人傷心,但是更令他傷心的是不論他身在何處,對情人的思戀無時無刻不在咬噬著他的心! “人何在?一簾淡月,仿佛照顏色。” 詞人暗自呼喚心中的人兒,卻不知她在何方?朦朧的月光射入簾內,他仿佛看見月光下她那美麗的容顏。這種思念的萬般滋味簡直如影隨形,伴隨著他一生的旅程。
下闋回憶與她相識相戀的情景。“幽寂,亂蛩吟壁,動庾信、清愁似織。”這幾句寫在亂蛩凄切的秋夜,他像庾信一樣愁緒萬千,綿綿如織。“沉思年少浪跡,笛里關山,柳下坊陌。墜紅無信息,漫暗水、涓涓溜碧。” 詞人回想少年時浪跡天涯,伴著哀怨的笛音翻越關山,在柳蔭下的青樓與她相會。而今時光流逝,她像飄落的紅葉音訊杳無,只有那涓涓綠水仍自流淌。詞人難以忘記在自己羈旅他鄉時,與她共同度過的美好時光,對她給予自己的慰藉和關愛縈系于懷,所以不論走到何處,也無法將她淡忘。然而歲月無情,數年過去,當年的紅顏知己不知流落何方,這就更使他肝腸欲斷。“墜紅” 二字照應上闋 “亂落”一句,極言其心痛、想念之情。“飄零久、而今何意,醉臥酒壚側。” 詞人在外漂泊已久,意興闌珊,卻一直無法開解這樣濃烈的情結,所以只有像阮籍一樣放誕不羈,消時遣興,醉臥酒壚旁。
全詞情思凝結,凄涼纏綿,如泣如訴,哀哀欲絕。姜夔對于這位女子的感情實非尋常,從前后諸詞中可以看出: 若非真情所系,一個人是不能如此持久地愛戀對方的,以至于數十年中不論走到哪里,他都會想起她、惦念她,為她牽腸掛肚,為她朝思暮想,為她神不守舍、夜不能眠。詞人對愛情的忠貞,使他一生飽嘗了離別的痛苦與折磨。
上一篇:《王沂孫·長亭怨慢》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辛棄疾·青玉案》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