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春日行
獻歲發,吾將行。春山茂,春日明。
園中鳥,多嘉聲。梅始發,柳始青。
泛舟艫,齊棹驚。奏《采菱》,歌《鹿鳴》。
微風起,波微生。弦亦發,酒亦傾。
入蓮池,折桂枝。芳袖動,芬葉披。
兩相思,兩不知。
《春日行》仍屬樂府《雜曲歌辭》。《代春日行》寫的是青年男女春日郊游嬉戲的歡樂情景。
“獻歲發,吾將行”。 “獻歲”,一年之始。見《楚辭·招魂》: “獻歲發春兮,汨吾南征。” “吾將行”,用《楚辭·涉江》“忽平吾將行兮”中的成句,與原義不同。開始的兩句就透出春天的氣息。表示新的一年開始,帶來風和日麗的春天,我將去進行一次郊游。簡單明快地交代了時間、季節和將要進行的活動。緊緊扣題,給全篇鋪開了歡快的基調。
“春山茂”兩句寫春山和春日的交相輝映。春天的山巒一片蔥綠,春天的太陽分外艷麗。從遠處、大處著墨,勾勒出春天的全景。連用兩個“春”字,突出了春天的氣氛,也使作品情調純樸健康,音調瑯瑯上口。
“園中鳥”兩句具體寫園林中的景致。成群的鳥兒在園中的樹叢里穿梭,此起彼伏地發出悅耳的鳴聲。這些生動描寫把讀者引入詩樣的意境,似乎也聽到了百鳥爭鳴,分享到大自然的樂趣。
“梅始發”兩句進一步寫園中樹木的明麗雋秀。梅花初放,光彩熠熠。楊柳吐芽,楚楚動人。梅淡紅,柳新綠,把春天點染得更加綺麗。兩個“始”字,寫出了萬物蘇醒充滿生機的清新之感。
以上八句寫的是“陸游”之樂。
“泛舟艫”兩句寫水中蕩舟的情景。先是泛舟順水浮行,玩到興起處又一起舉棹劃動,船舷傾斜,引起一陣驚叫之聲,更是別有情趣在其中。
“奏《采菱》”兩句寫船上的歡歌。青年男女們彈奏起江南的《采菱曲》,唱起了燕賓的《鹿鳴》歌,雅興正濃,其樂無窮。
“微風起”兩句,寫春風和春水的嫵媚多姿。微風徐徐吹來,春水微微皺起。兩個“微”字,描摹出春風與春水心心相印的柔美動態,也突出了江南水色的秀麗。
“弦亦發”兩句寫船上的暢飲。當絲竹吹奏《采菱》、《鹿鳴》時,美酒也傾入盞中。兩個“亦”字,寫出了他們一邊弦歌相和,一邊開懷飲酒的酣暢興致。
以上八句寫“水游”之樂。
“入蓮池”四句寫采蓮、折桂的樂趣。少女們乘小舟進入蓮池采集蓮花,又登岸去攀折桂枝,飄散著幽香的衣袖不斷拂動,桂樹葉落到肩上,象搭上了一件芬芳的披肩。 “芳袖”寫出了少女的著意裝扮,婀娜多姿。 “芬葉”道出了綠葉的淡淡幽香。
以上四句兼寫水陸之樂。
“兩相思”兩句,是全篇的結穴處,點出了主旨。寫青年男女各有所思,各有所戀,但卻還沒有向所愛慕的人表達,只是各自深藏于內心深處。兩個“兩”字,真實而深刻地寫出了青年男女初戀時的一種極其微妙的心態。
這是一首音調和諧、風格明快的三言樂府。贊美了秀麗的江南春色,謳歌了樸素純真的愛情,帶著芬芳的泥土氣息。詩人以寫實的手法采擷了山青、水秀、日麗、風和、花香、鳥語等畫面,選取了泛舟、舉棹、飲酒、作歌、采蓮、折桂的活動,描出了一幅清新秀麗的江南仕女游春圖。聲情并茂,沁人心脾,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在語言的運用上,有意廣泛地采用重復字,也是這首詩達到內容美和形式美高度統一的主要因素。值得細細吟味。
上一篇:從斤竹澗越嶺溪行|原文|翻譯|賞析|鑒賞
下一篇:代結客少年場行|原文|翻譯|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