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辛棄疾·漢宮春》立春日
辛棄疾
立春日
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裊裊春幡①。無端風雨,未肯收盡余寒。年時燕子,料今宵、夢到西園。渾未辦,黃柑薦酒,更傳青韭堆盤②。卻笑東風從此,便薰梅染柳,更沒些閑。閑時又來鏡里,轉變朱顏。清愁不斷,問何人,會解連環(huán)③? 生怕見、花開花落,朝來塞雁先還④。
【鑒賞】 這首詞通過立春這一天的感受抒發(fā)詞人的憂國之情。作者此時閑居上饒,見到村民慶賀立春,聯(lián)想到時光流逝之快,如今自己暮年將至,淪陷的北方卻還沒有收復,因此感到悲哀惆悵。
詞的上闋寫南宋立春時的習俗。春回大地,美麗的女子頭插五彩錦幡與春爭暉。綿綿風雨,不肯收盡春寒。夢中飛燕回西園,只是它們不知道家家戶戶用黃柑釀灑、作五辛盤,所為何故。上闋所展現(xiàn)的是一片祥和景象。這種祥和,恰恰與北方淪陷區(qū)的中原遺民悲苦不堪的生活形成鮮明的對照,雖然這悲慘的場面并沒有在詞中出現(xiàn),但詞人生長在北方,滿目瘡痍、民不聊生的現(xiàn)實使他自幼便立志匡復祖國。詞人不寫國破家亡的痛苦和去國懷鄉(xiāng)的愁緒,反寫人們迎春的喜慶,不寫故國人民的苦狀,反寫南方女子的盛裝打扮,以喜襯悲,更見其悲。
下闋開始感慨自己 “轉變朱顏”。可笑那春風,將梅花柳葉細細熏染,一刻也不得閑。忙中偷閑時卻見鏡中容顏已悄然改變。而詞人這些年的愁悶未曾間斷,不知何人能解連環(huán)以酬報國之志?末句寫詞人最怕見 “花開花落”,因為春風一度就標志著又是一年過去,時不我待,暗換韶華,老之將至,而自己尚無所作為,怎不愁春,情急之態(tài)躍然紙上; 更怕見 “塞雁先還”,因為塞北之雁可以飛回故里,而詞人壯志未酬,有家難回。這兩句詞情意切切,動人心弦。周濟 《宋四家詞選》 說: “辛詞之怨,未有甚于此者。”
此詞對景感懷,引起了歲月匆匆、功業(yè)未就之慨嘆。“問何人會解連環(huán)”一句,用古喻今,憂國之心,一往情深!
上一篇:《程垓·水龍吟》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蘇軾·江城子》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