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觀音
宮中只數趙家妝,敗雨殘云誤漢王。
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窺飛燕入昭陽。
這是給蕭觀音帶來殺身之禍的一首絕句。遼末王鼎在《焚椒錄》里詳細記載了這一悲劇的始末。遼道宗耶律弘基喜愛打獵,騎一匹快馬號稱飛電,瞬息即可行百里,道宗常飛馬入深林邃谷,扈從們都跟不上。蕭觀音很擔心道宗的安全,上疏諫勸道宗勿放單騎。道宗不但不聽皇后勸告,反而疏遠了她。咸雍末年,蕭觀音作了十首《回心院詞》,以“掃深殿,待君宴”、“裝繡帳,待君貺”、“剔銀燈,待君行”、“張鳴箏,待君聽”……等悲傷凄哀的詞語,表白了自己的孤獨與不幸,望求道宗對她的憐愛,而重新親密和好起來。蕭后寫好《回心院詞》之后,命伶官趙惟一演奏,宮婢單登亦善箏及琵琶,每與惟一爭能,埋怨蕭后不重用自己。蕭后把惟一與單登召集在一起,讓兩人對彈四旦二十八調,單登都不及惟一,于是登更加怨嫉惟一。單登的妹妹清子,嫁給教坊朱頂鶴為妻,方為樞密使耶律乙辛所昵。乙辛與蕭家不和,所以偽作了《十香詞》,讓單登騙蕭后抄寫,蕭又作《懷古》絕句一首,題于詞后。乙辛等人持此誣告蕭后與趙惟一有私情,《十香詞》是蕭后贈趙惟一的,并指摘《懷古》詩句寓有“趙惟一”三字,說蕭后是借懷古思念趙惟一。乙辛等的密奏,使道宗大怒,把趙惟一家滿門抄斬,并賜蕭后自盡。
《懷古》回憶的是漢成帝與宮人趙飛燕的一段愛情故事,蕭觀音以此暗示自己與道宗間的歡悲以及自身的不幸遭遇。詩中寫到的趙飛燕,原是位能歌善舞的宮人,后被成帝立為皇后,專寵多年。漢平帝即位后,趙被廢為庶人,趙自盡身亡。詩中“宮中只數趙家妝,敗雨殘云誤漢王”句,詩人以趙飛燕的裝束贊美趙窈窕的身材和美麗的姿容,以敗雨殘云嘆惜趙與成帝無法挽回的恩愛歡樂,以趙飛燕比自己,以漢成帝指遼道宗。借趙與成帝“敗雨殘云”的愛情,比喻自己與遼道宗的相愛離合。故人的愛情已經被歷史的旋流沖刷干凈了,知道這段風流史的只有“一片月”,因為月亮“曾窺飛燕入昭陽”。昭陽是趙飛燕居住的宮殿名稱。
這首絕句與蕭觀音所作的《伏虎林應制詩》,在詩風和用語上截然不同。《伏虎林應制詩》豪放粗獷,一派男子漢的英雄威武氣魄,而《懷古》卻是細膩凄切,一片癡心女子的柔情。從這里我們亦可看出詩人詩路之寬、才學之廣和工底之深。
上一篇:利登《田父怨》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郭天錫《宿焦山寺上方》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