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
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籌。
忽憶故人天際去,計程今日到梁州。
白行簡《三夢記》中記載著這樣一件事:元和四年,居易的好友元稹為監(jiān)察御使,出使今四川等地,留在京都的居易與另一友人李建(即李十一)同游曲江,當(dāng)夜在李建的住處暢飲。酒過數(shù)巡,居易突然停盞,沉吟片刻道:“微之該到梁州了吧!”于是他起身提起筆來,在屋壁上寫下了這首詩。十多天以后,居易收到了元稹的信,中附有一詩,詩云:“夢君兄弟曲江頭,也向慈恩院里游。驛使喚人排馬去,忽驚身在古梁州。”核對日期,竟與居易題詩日月相同。
前人對此作十分推崇,明人稱贊這首詩的構(gòu)思和語言“一味天真”(《唐詩訓(xùn)解》)。所謂“語尚天真,然淺而不俚,方是妙境。”(《唐詩解》)這就是說,這首詩妙就妙在作者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和不作修飾的記錄。把詩人與元稹的真摯交誼,臨觴懷遠(yuǎn)的心緒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寫出了一種不愿明言的思念。詩的開頭,作者顧而言他,盡力描繪飲酒時的狂態(tài)和醉態(tài),又是折花,又是游戲,似乎無憂無慮;第三句的轉(zhuǎn)折,故意造成一種突兀,詩人拋開了飲酒的歡愉,插進(jìn)了他對朋友行程計算。轉(zhuǎn)折之間,進(jìn)行了大幅度的跳越,也許是杯觴交錯之中的某個場面勾起了詩人的回憶,使他想到了長途跋涉而不能與自己同樂的老朋友;也許是詩人有一種特殊的感應(yīng),遠(yuǎn)在千里之外的元稹安抵梁州的信息打斷了他的興致。末兩句包含著無窮的意蘊(yùn),說明旅途中朋友的一切都在詩人的關(guān)切之中。也說明與他人對酌的歡暢絲毫不能消退元稹離去的缺憾。通過作者正常生活被對老友的思念所打亂,襯托出兩人的友情也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七絕的結(jié)尾貴含蓄,詠離別之作也是如此。如李白的“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王昌齡的“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但在以詩句反襯作者自我情態(tài)上,白氏則更勝一籌。“忽憶”二句,將詩人那種似醉似醒的模樣勾勒得極為如神。
上一篇:王建《宮詞一百首(其七十九)》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白居易《暮江吟》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