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
白帝城頭春草生,白鹽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來歌一曲,北人莫上動鄉情。
竹枝詞是唐代巴渝(今四川省東部)民歌,多述山川風俗、男女情愛。劉禹錫貶在夔州,愛上了這種民間文藝,依聲作詞,加以創新,共十一首,分兩組,一組九首,題為《竹枝詞》;一組二首,題為《竹枝詞二首》。本篇寫夔州山川景物和行人懷土思鄉之情。
“白帝城頭春草生,白鹽山下蜀江清?!卑椎鄢窃谫缰輺|5里白帝山上,白鹽山在夔州城東17里處。白帝城和白鹽山在夔州是具有代表性的地點,杜甫《夔州歌》云:“白帝高為三峽鎮”,“赤甲白鹽俱刺天”。詩人從這兩處落筆,既能總攬夔州山高水深、飛流直下的特點,兩“白”字放在句首,又增加了民歌淳樸流美的風味,正如俞陛云所說:“以疊字格寫之,用兩‘白’字,以生韻趣”(《詩境淺說續編》)?!按翰萆保笆窠濉保粚懮?,一寫水。山青水碧,色彩鮮明,不為不美。但這景色,在不同人的眼里,感受卻完全不同。歷經瞿塘險灘,已安全歸來的南人,見春山草綠,澄江如練,熙熙而樂,放聲高歌。遠客到此,見萋萋春草,“湛湛江水”,難免“極目千里兮傷春心”,大興“王孫游兮不歸”之嘆。景物越美好,思鄉情越切,這是人之常情,詩人正是抓住了這一特有感受,作了突出的描寫:“南人上來歌一曲,北人莫上動鄉情?!薄案枰磺保砻鳌澳先诉^此,近鄉而喜”;“動鄉情”,寫出“北人溯峽而上,則離鄉愈遠,鄉思愈深”(俞陛云《詩境淺說續編》)。先說“南人上來”,再勸“北人莫上”,一“上”、一“莫上”,構成頓挫跌宕,既有力烘托了夔州山川險峻秀麗,又充分表達了行人懷土思鄉的深情。
詩人“籍占洛陽”,長期被棄置在“巴山楚水”,真是“命壓人頭不奈何”啊!詩中雖未明說,但“仲宣無限鄉思淚”,已滲透在詩的結句中了。
平淡中見深情,通俗中見韻味,是本詩顯著的藝術特點。
上一篇:劉禹錫《踏歌詞四首(其三)》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張纮《閨怨》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