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至
雪晴云散北風寒,楚水吳山道路難。
今日送君須盡醉,明朝相憶路漫漫。
唐人餞別詩中最享盛譽的七絕,自然須推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曲》),賈至這一首和王維詩用意相似而也自具特色,前人往往并予贊賞。根據詩中“楚水吳山”所示行程和作者另詩《送李侍御》“羈離洞庭上,安得不引滿”的語意推測,此詩當作于岳州。
詩的起句寫眼前景象,點出送行當時的季節、天氣。“雪晴云散”,故有友人之行;“北風寒”,又添行路之憂,向下句自然過渡。第二句就從天時轉言地理,從臨別延伸別后,“楚水吳山”形象地概括李侍御離開岳州沿長江東下的歷程,顯示涉水跋山之“難”,也表現出作者對友人的關切之情。
第三句緊承前兩句的詩意而來,既以雪霽而“送君”,又慮途艱而須一醉解愁。“盡醉”固然是勸友,也是相勉共醉,這和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有些不同,因為結句“明朝相憶”不單從一方設想的緣故。“路漫漫”一語除自身的形象性外,又先有第一句的“北風寒”和第二句的“楚水吳山”預為造景之助,故耐人想象,跋涉之勞、風寒之苦以及兩人將相隔漸遠之意,都在其中了。若再進一層尋味,則“明朝”與“今日”兩句相對而言,“明朝相憶”不能僅限于到達常州前的一段日程之內。“楚水吳山”,道路“漫漫”,也意味著日后相聚不易。“明朝相憶”之情愈見深長,則“今日”盡醉惜別之意也愈深切動人了。清人黃叔燦把它和王維詩相比,說:“‘明朝相憶路漫漫”,語婉而深,‘西出陽關無故人’,思沉而痛,各盡其妙”。(《唐詩箋注》)至于全詩,作者多用素辭,質樸自然而情溢紙墨,音調清暢,章法錯綜而有序,雖說“風神韻度”“不免見壓于《渭城》”(黃生《唐詩摘抄》),也自不失為同類詩中的佳作。
上一篇:杜甫《復愁十二首(其四)》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劉長卿《送張十八歸桐廬》古詩賞析與原文